正文 第19章 管人用人的學問(4)(2 / 2)

有些時候很多人都會犯下以貌取人的錯誤。比如他們會對那些衣著光鮮的人表示出自己的羨慕和敬仰,而對那些外表樸素平凡的人則會投去輕蔑的一瞥。很多人認為從外在形象中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氣質修養、才幹學識、品德操守、身份地位,等等。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永遠都不要以貌取人,這是人生的重要哲學。管理者在用人方麵更要注意這一點,否則企業內就可能到處充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物,無法良好運行。

雞場主人與傳道士

有位養雞場的主人,向來討厭傳教士,因為他覺得大多數傳教士口中講的是一套,實際做的又是另一套。為了“替天行道”,養雞場的主人有事沒事,專喜歡信口散布傳教士的壞話。

一天,有兩個傳教士上門,說要買兩隻雞。

生意上門,主人強忍著心頭的不快,讓其去挑選。這兩個傳教士在偌大的養雞中挑了半天,卻挑中了一隻毛掉得差不多、醜陋至極的跛腳公雞。

主人有點奇怪,問他們為什麼不挑最好的。

一位傳教士回答說:“我們想把這隻雞買回去養在修道院裏,告訴大家這是你的養雞場裏養出來的雞,為你做些宣傳。”

主人一聽急了,連忙說:“不行!不行!你們看這養雞場裏,哪一隻不是漂漂亮亮、肥肥胖胖的,你們拿這隻雞去當代表,讓大家以為我養的雞全是這樣,對我實在太不公平了!”

另一位傳教士笑嘻嘻地說:“對呀!少數幾個傳教士行為不檢點,你卻以他們為代表,這對我們來說,也同樣太不公平了吧!”

養雞場主人這才明白過來。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做事馬虎就抹殺了他的創新思維。同樣道理,我們也不應該隻看到別人愛占小便宜,就否定其精打細算、勤儉節約的品質。用人、與人相處要盡量看其長處,而不要總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隻有肯定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容忍他的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才能彼此欣賞,才能合作和共事。

小狗和驢子

主人家養著一條小狗和一頭驢。每當主人回來時,小狗總是飛快地迎上去,又是搖尾巴又是親熱地叫喚,主人也總是高興地撫摸小狗,小狗還伸出舌頭溫柔地舔舔主人的臉。

驢子看著這一切,心中很是不快,心想自己整日埋頭苦幹,活幹得多還經常挨打,小狗什麼也不幹還挺美,看來要想辦法與主人聯絡感情才行。

拿定主意的驢子等主人進門時也大叫著迎了上去,它把蹄子搭在主人肩上,伸出舌頭,主人又驚又怒,使勁把它推開。驢子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又被主人狠狠地打了幾鞭子。

在組織中每個人的角色都是不同的,文案策劃人員就得有新觀念、新想法,隻有不斷地尋找創意才能設計優秀的作品;而校對人員則需要具備認真和嚴謹的品質,這樣才能找出每一處不妥之處,才能保證最終作品的完美。如果校對人員也像策劃人員一樣,浮想聯翩、尋找創意,自然無法保證校對質量,這樣怎麼可能得到肯定和讚揚呢?所以,管理者必須對下屬區別對待,依才使用。

疑心

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4年的時間內換了7家公司,並非他的業績太差、能力不夠,而恰恰相反,每次他都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從銷售員做到市場總監。他頻頻跳槽的真正原因是他總覺得隨著自己業績的提升老總對他越來越不信任,同事也紛紛排斥自己。“每次我都陷入四麵楚歌的地步,我怎麼能繼續留在那裏呢?”他氣憤地說。

很多精英人士之所以在職場上頻頻受挫,不斷跳槽,職業生涯墜入“負麵輪回”,就是因為他們太多疑、太敏感了。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那麼你的多疑就會迫使你給員工過多的負麵評價,使員工的工作變得越來越消極。要想跳出這個怪圈,就必須摒棄多疑和敏感,讓自己變得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