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左手領導力右手執行力(3)(3 / 3)

我們得牢記:“忽視小節,讓人失去大機會”,“太多的小毛病往往會使人平庸一輩子”的訓誡。

甩手運動

開學第一天,一位先生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兒。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先生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先生問學生們:“每天甩手三百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先生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八成。

一年過後,先生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每天行動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貴在堅持,知之者眾,身體力行者少。越簡單的事情越難以持之以恒。

會掩飾的貓

有一隻貓,對於自己的過失總是百般掩飾。

老鼠逃掉了,它說:“我看它太瘦,等以後養肥了再說。”

到河邊捉魚,被鯉魚的尾巴打了一下,它說:“是我不想捉它——捉它還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來洗洗臉。”

後來,它掉進河裏,同伴們打算救它,它說:“你認為我遇到危險了嗎?不,我在遊泳……”話沒說完,它就沉沒了。

“走吧,”同伴們說,“它又在表演潛水了。”

每個人身上都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的缺點,卻要百般掩飾。百般掩飾自己的缺點,無疑是讓蛀蟲在自己身上蛀洞,最終隻能毀了自己,毀了團隊。所以我們說,正確認識自己是領導者實施自我“領導”的第一步。

蝸牛的夢想

有一隻住在森林裏的蝸牛,對它平淡的生活感到很厭倦。於是它打算振作起來,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有所作為。

蝸牛曾聽人說過“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有很多人遊覽泰山後,能悟出不少高深的道理來,蝸牛也躍躍欲試,便決定去泰山一趟!當它準備啟程時,突然想到了泰山距這兒何止千裏,它若是爬過去怎麼也要用上三五千年!一想到這兒,蝸牛便放棄了去泰山的計劃。

接著,蝸牛又想到了人們常常誇讚“桂林山水甲天下”。蝸牛認為去這麼好的地方,肯定也會有所作為的。當它準備行動時,又想到桂林比泰山還要遠很多——即使它是隻兔子,到不了那兒也會老死的,於是又放棄了去桂林的想法。

在後來的日子裏,像這樣的想法蝸牛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著,但它覺得去哪兒對於它來說都不太現實。沒過多久,蝸牛就死在樹枝上,被螞蟻們譏笑著搬回家作了過冬的食物。

北京天橋的老藝人們有這樣一句行話:“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光練不說是傻把式,又練又說才是真把式。”事實上道理也是如此,“想”和“做”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最好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