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金山還是沒有出現,出現在海馬眼前的,是一條大鯊魚。大鯊魚對它說:“你太幸運了。對於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套徹底的解決方案。我本身就是一條在大海裏飛快行駛的大船,要搭乘我這艘大船,你就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大鯊魚說完,就張開了大嘴。
“那太好了,謝謝你,鯊魚先生!”小海馬一邊說一邊鑽進了鯊魚的口裏,向鯊魚的肚子深處歡快地遊去……
如果一個領導、一個企業的領航者像那個小海馬一樣,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去尋求別人的幫助——甚至是對手的幫助,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在尋求中滅亡。
比較
有兩個要好的夥伴同時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幹起。可不久其中的一個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一直到部門經理。而另外一個卻像是被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於有一天這個被遺忘的人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痛斥總經理狗眼看人,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馬的人。
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點兒什麼,究竟缺什麼呢?三言兩語還真說不清楚,看來……他忽然有了個主意。
“小夥子,”總經理說:“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這個人很快從集市上回來說,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在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
他又跑去,回來後說有40袋。
“價格是多少?”他再次跑到集上。
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籲籲的他說:“請休息一會兒吧,我們來看看你的朋友是怎麼做的。”說完叫來他的朋友,並對他說:“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他的朋友很快從集市上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4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總經理看看。這個農民一會兒還將弄幾箱西紅柿上市,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貨。他想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大約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總經理看了一眼旁邊紅了臉的小夥子,說:“這就是你朋友得到晉升的原因。”
主動、盡責,當一個領導以此標準作為手下員工晉升的條件時,他們便會以此來要求自己。一個人對工作所持的態度,和他的性情、才智有著密切的關係。工作是人生的部分表現,職業則是他誌向的表示、理想的體現。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從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那個人。
自尊、自信是領導者考察下屬的必備條件,那些在工作上不肯盡心盡力而隻求敷衍塞責的人是無法具備這種自尊、自信的心態的。如果一個人輕視自己的工作,那麼他也絕不會尊敬自己。當今社會,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將工作看成創造事業的基本要素和發展人格的工具,而視為衣食住行的供給者。如果一位領導者不幸擁有過多這樣的下屬,其工作成效就不可能理想。
愚人買智
從前有個又窮又愚的人,在一夕之間突然富了起來。但是有了錢,他卻不知道如何來處理這些錢。
他向一位和尚訴苦,這位和尚便開導他說:“你一向貧窮,沒有智慧,現在有了錢,不貧窮了,可是依然沒有智慧。我勸你進城裏去,那裏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把兩銀子,別人就會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去了城裏,逢人就問哪裏有智慧可買。
有位哲人告訴他:“你倘若遇到疑難的事,且不要急著處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後再後退七步,這樣進退三次,智慧便來了。”
“‘智慧’就這麼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
當天夜裏回家,推門進屋,昏暗中他發現妻子居然與人同眠,頓時怒起,拔出刀來便要砍下。
這時,他忽然想起白天買來的智慧,心想:何不試試?
於是,他前進七步,後退七步,又前進七步。然後,點亮了燈光再看時,竟然發現那與妻子同眠者原來是自己的母親。
任由頭腦發熱,怒火中燒,便會失去理智,意氣用事,這是領導者做決策時的大忌。不妨做一下慢處理,比如先讓自己在心裏數到一百,再做決定。這樣冷靜決策,其結果可能截然不同。當然,冷靜的決策能力是可以後天塑造的。成功的管理者,大都是能夠掌握自己心態並且善於“退讓”的人。我們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就是不斷塑造自己的過程,選擇冷靜的還是衝動的態度,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