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格夫是個智者,而且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從表麵上看,他所給予的隻是一堆謊言和一箱石頭,其實,他給了他們行動的目的。人不同於一般動物之處是人具有高級思維能力,因此人就無法和動物一樣渾渾噩噩生活,人的行動必須有目的。有些目的最終仍無法實現,但至少,他會讓你的團隊走得更遠些。
土撥鼠
一個老師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
有三隻獵狗追一隻土撥鼠,土撥鼠鑽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隻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居然從樹洞裏鑽出一隻兔子。兔子飛快地向前跑,並爬上另一棵大樹。兔子在樹上,倉皇中沒站穩,掉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的三隻獵狗。最後,兔子終於逃脫了。
故事講完後,老師問:“這個故事有什麼問題嗎?”有人說:“兔子不會爬樹。”還有人說:“一隻兔子不會同時砸暈三隻獵狗。”直到再也沒人能挑出毛病了,老師才說:“還有一個問題,你們沒有提到,土撥鼠哪去了?”
獵狗追逐的目標是土撥鼠,可他們的注意力卻被突然冒出的兔子吸引走了,而忘了最初的目標。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經常會半路衝出“兔子”,分散我們的精力,擾亂我們的視線,以致中途停頓下來,或者走上岔路,而放棄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標。比如,本來是要趁著競爭對手元氣大傷時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的,卻發現其他市場更有利潤空間,由此放棄最初目標。再比如,本來是要學習外語的,卻發現自己的著裝總不招人喜歡,於是潛心研究服裝搭配,再也不翻看外語書本。
把握住目標是一個人或一個企業成功的基礎。隻有盯住“土撥鼠”,盯住目標,你才可能獲得成功。
迷路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女孩兒住在樹林環繞的村莊裏,她喜歡在樹林深處漫步。清晨,她跟樹林中的小鳥、金花鼠、鬆鼠快樂地交談,下午坐在苔蘚覆蓋的岩石上休息。一天,小女孩兒在樹林裏比往常走得要遠,天不久就黑了,她才知道自己迷路了。她能看到的隻有巨大的鬆樹和村莊裏最高的教堂尖頂。
她嚇壞了,環顧四周,哭了起來。巨大的鬆樹搖擺著湊近安慰她。最後,一棵較高的樹輕聲對她說:“朝著那個尖頂走,眼睛不要離開它,你馬上就會到家。”
於是,女孩兒整理一下披肩,提起為做晚飯采摘的一籃蘑菇,開始往回走。她急切地盯著教堂的尖頂,知道如果一直朝著它走,馬上就能安全到家。
不久,她聽見身後有腳步聲,於是把眼睛從尖頂移開,轉過頭來看究竟是誰在她身後。嗨,你瞧,一隻紅色的狐狸緊挨著她的腳跟,她幾乎能感到它溫暖的呼吸。“小姑娘,”狐狸說,“在山嶺那邊,有一大片美麗的野紫羅蘭。如果你跟著我,就能采一束回家給你的媽媽。”
小女孩兒知道媽媽非常喜歡野紫羅蘭,她忘記了害怕,就跟在狐狸後麵跑。狐狸的腦袋裏卻幻想著水靈靈的蘑菇。
突然,太陽被雲朵遮住了。森林更黑暗了,女孩兒記起了鬆樹要她緊緊盯住教堂尖頂的話;然而,從她現在所在的位置往上看,已經看不到教堂尖頂了。小女孩兒再一次害怕地撒腿跑起來,卻沒有意識到她自己是在繞著圈跑,小女孩兒發現她又一次來到了那些巨大的鬆樹中間。她往上看去,目光立刻抓住了那個教堂尖頂。她全神貫注地死死盯住它,再也不敢把眼睛移開,朝它走去。小女孩兒終於平安地回到家裏。
有的目標看起來不可企及,但無論怎樣,它都在道路的盡頭等著你,唯一能使你到達那兒的方法就是盯住目標不放。當然,即使是偉大的目標,如果沒有清楚地規劃出實現過程,亦無法使員工產生信心。因此,規劃出一個目標的同時,還必須規劃出達成目標的過程。
規劃為達成目標必經的過程,指的就是從現在到達成目標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及必經之路。目標要達成最後的結果並不容易,所以要設定為達成最後結果的前置目標(以此為第一次要目標)。達成第二次要目標也不容易,所以要設定達成第二次要目標的前置目標(第三次要目標)。要達成第三次要目標也不容易……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設定次要目標,連接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