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搭好班子唱對戲(3)(1 / 3)

工作結果是衡量管理的唯一標準。就如同進行越野比賽,隻要把起點、終點和比賽路徑確定下來,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拚。至於誰快誰慢,為什麼快,為什麼慢,自然會看得清清楚楚。比如,美國有不少高科技公司采取彈性工作時間:不規定員工上午幹什麼,下午幹什麼,對於特定的任務,隻是給定一個完成期限,具體的過程就由員工自己來安排,最終以結果來衡量工作業績。公司給予員工足夠的空間,員工則回報公司極大的努力,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由此可見,把實現結果的過程交給部下,又用過程的結果來衡量部下,是一種很有效的管理方法。

齊心

有一位捕鳥師精通捕鳥之術。一天,他在湖畔布下一張羅網,網中放了一些誘餌後,便躲在一旁靜候鳥兒入網。不多久,很多鳥兒誤入網中爭搶食餌。捕鳥師乘機收網,鳥兒被一網打盡。但是網中有一隻大鳥,體大力強,拚命掙紮,竟將羅網帶起,攜眾鳥一同飛走了。

捕鳥師撒腿便追,路人見了笑他愚蠢:“地上的人豈能追得上天上的飛鳥?”可捕鳥師依然緊追不舍。

日頭漸漸偏西,不久便隱沒於遠山背後。這時,捕鳥師仰視空中的一網鳥兒,那網中的鳥早已鬧成了一團。有的鳥兒向東飛奔,有的鳥兒朝西掙紮,有的想要在大樹上歇腳,有的想要往深穀中藏身。可大網把眾鳥兒束縛在一起,怎由得它們隨心所欲?結果,眾鳥兒一同栽落到了地上。

捕鳥師趕來,把亂作一團的獵物全部捉住,滿載而歸。

組織必須給其成員指出一個努力的方向,並動用組織的各種管理因素,使其成員齊心協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否則,隻能像那網中的眾鳥兒,成為別人的獵物。

建立團隊的願望是管理者的良好意圖的重要反映。團隊或領導的這種意圖必須要與團隊所有成員的美好願望結合起來才有群眾基礎。否則,這種意圖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變得不切實際,無異於空中樓閣。這種結合的最佳方式便是全員參與,隻有全員參與,才能使全體成員表達他們各自的真心願望。而團隊成員的這種願望能否被團隊支持和吸納,則直接決定團隊成員對團隊遠景目標的認同。“人心齊,泰山移”,隻有目標一致,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團隊目標的實現才能指日而待。

換窩的鴿子

一隻鴿子總是不斷地換窩。新窩住了不長時間,就有一種強烈的氣味,使它喘不上氣來。它把它的煩惱向一隻聰明而富有經驗的老鴿子訴說。

老鴿子點著頭說:“你雖然換了許多次窩,其實什麼也沒換。那種使你煩惱的氣味並不是從窩裏發出的,而恰恰是從你身上發出來的。”

有些人總是會不斷埋怨別人的過錯,指責別人的缺點。他們感覺周圍的環境和人處處與自己作對,或者認為自己是“曲高和寡”,一般人理解不了自己豐富而深刻的思想。而實際上,這種人恰恰是自己沒有認識到真正的問題不是來自於周圍的環境和人,而是來自於他們自己。這樣的人,很有必要認清一下自己,認真而深刻地反省一下自己。一個組織也實在沒有必要為失掉這樣一隻“鴿子”而遺憾。

螞蟻和蒼蠅

螞蟻和蒼蠅正在激烈地爭辯它們中誰更重要。

蒼蠅先發言:“你能跟我比本事嗎?祭祀時,我可以先品嚐神仙享用的祭品。我在祭壇間消磨時光,遊遍了所有神廟。我厭煩了這一切時,就坐在國王的頭上,還可嚐到少女純潔親吻的滋味。我不勞動,卻能享受最好的東西。”

螞蟻說:“我勤奮地儲糧過冬時,卻看見你在牆腳邊吮食汙垢。不錯,你常去祭壇,可惜是去一回就被人攆開一回。夏天你取笑我,冬天一來,你就無話可說了。當嚴寒使你瑟縮凍僵致死時,我卻可以在存糧充足的洞穴裏安然過冬。”

在我們身邊既有“蒼蠅”也有“螞蟻”。很多人很羨慕蒼蠅——畢竟它們可以不勞動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東西。但同樣應該引起注意的是,人們並不喜歡它們。或許它們可以趁著人們的疏忽享受到好東西,但終不長久。所以,長久的幸福必須是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就像冬日的螞蟻躲在自己存糧充足的洞穴裏安然過冬一樣。任何憑借小聰明而不付出努力的人必會落得在嚴寒中瑟縮凍僵致死的命運。

“但是蒼蠅是不該獲得任何獎勵的。”你可能會說。是的,給不肯付出努力的人以獎勵,對於那些勤勞肯幹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就要求你深入了解每一個組織成員,別被那些看似忙忙碌碌的“蒼蠅”迷惑了。如果“蒼蠅”再也得不到享受好東西的機會,他們就會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而向“螞蟻”靠近。這樣組織離成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