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酒店服務定製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的心思越來越難以把握。20世紀70~80年代,在短缺經濟的條件下,消費者追求的僅僅是數量上的滿足。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短缺經濟時代的終結,消費者追求的是符合標準的服務。跨入21世紀,酒店業將進入一個“消費者至上”的時代,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潮流使每個消費者都希望通過購買、消費不同的產品或服務來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品位和格調。因此,對於酒店而言,在提供各類服務時,就不能再將理想的服務模式定在規範化服務這一起點上,而應通過“量體裁衣”的方式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最能滿足其個性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即定製化的服務。
所謂定製化服務模式,就是酒店為迎合消費者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的“高尚”境界,以針對性、差異化、個性化、人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來感動企業的諸多“上帝”的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充分理解客人的需求,即以客人的需求作為服務的起點和終點,既要掌握客人共性的、基本的需求,又要分析研究不同客人的個性需求;既要注意客人的靜態需求,又要在服務過程中隨時注意觀察客人的動態需求;既要把握客人的顯性需求,又要努力發現客人的隱性需求;既要滿足客人的當前需求,又要挖掘客人的潛在需求。第二,個性化,即酒店要強調一對一的針對性服務。第三,人性化,即強調用心服務,真正體現一種真誠的人文關懷精神。第四,極致化,即在服務結果上追求盡善盡美,要求做到盡心和精心。切實貫徹定製化服務模式,就要求酒店企業深入細分客源,根據自身的經營條件選準客源市場中的一部分作為主攻對象;通過建立科學的客史檔案,靈活提供各種“恰到好處”的服務;強化客源管理,並以獨特的主題形象深入人心,在充分理解顧客需求、顧客心態的基礎上,追求用心極致的服務,和顧客建立一種穩定的、親近的關係。
5.酒店營銷網絡化
營銷網絡化指酒店企業在開展營銷活動時,要綜合利用“關係網絡”和“互聯網絡”,通過“人工網絡”和“電子網絡”的互補,全方位構建酒店企業的營銷網絡。
“關係網絡”營銷區別於原先的營銷方式,較好地考慮了中國國情。眾所周知,傳統的營銷活動突出的是顧客和酒店雙方交易行為的金錢色彩而忽略了雙方之間的感情色彩,被人們稱為患了營銷近視症。而“關係網絡”營銷方式將營銷的重心轉移到如何吸引更多的賓客重複使用或購買酒店的產品或服務,注重鞏固酒店和賓客的關係,以建立長期的交易關係作為營銷的目標。可見,它將酒店從片麵追求短期效應的圈子中解放出來。“關係網絡”營銷的基礎是酒店向顧客提供各類附加利益,以附加值來增加酒店產品的價值。在酒店經營管理過程中,酒店應把客人超常的需要看做是增加價值的機會,而不是對正常工作的擾亂。酒店還可以通過減少顧客消費總成本的方法來增加客人的滿意程度,如減少顧客的貨幣成本、時間成本、體力成本和精神成本等。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開始介入酒店企業的各項活動,尤其是在營銷領域,互聯網絡的出現將給酒店業的營銷活動注入更新的活力。所謂“網絡關係”營銷,是指酒店企業借助聯機網絡、電腦通信和數字交互式媒體的威力來實現營銷目標。它是一種以消費者為導向、強調個性化的營銷方式,適應了定製化時代的要求;它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是實現企業全程營銷的理想工具;它還能極大地簡化顧客的購買程序,節約顧客的交易成本,提高顧客的購物效率。網絡化營銷更多地強調酒店應借助於電子信息網絡,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客源,為酒店企業走向世界提供基礎。現代酒店應充分發揮“互聯網絡”的互動優勢,靈活開展網絡營銷,促進酒店業的持續發展。
6.酒店組織結構扁平化
在傳統的酒店組織體係中,顯要特征之一是層級分明、中間層次過多,酒店企業從上到下,通過嚴格的分工,形成層層級級的垂直體係,由此導致的直接後果一是人員虛設,職責不明,二是嚴重影響企業內部各類信息的暢通流轉。因為酒店企業內的每一個層級都會成為信息的過濾器,酒店企業層次過多,三角形高度越大,酒店的有關信息在通過這些層次時,就越有可能受到“它們”的“處理”,使得信息變形、走樣、曲解、甜蜜化、片段化、失真化。
扁平化組織結構的特點是酒店企業的組織結構頂端到結構底部之間的層次數量減少,組織的管理幅度加寬,使得酒店組織結構由“高深”變得“扁平”。同時,由於一線員工是客人和酒店接觸的“關鍵點”,直接決定酒店的服務質量和客人的滿意程度,因此,在扁平化組織結構中,適當擴大了一線員工的權限。通過這樣的結構改革,一方麵有利於精簡人員,充分發揮在崗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麵,信息在這樣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中流轉時,由於中間“處理器”減少了,信息準確性也得到了相應的保障。再者,這種組織結構適合時代要求,能及時為客人解決各類問題,提供各種快捷、優質的服務。因此,酒店應加強內部改革,精簡人事、適當放權。但是,在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中,由於管理人員的管理幅度變寬,要求管理者具備更強的管理能力以及相關知識,這也是對酒店從業人員提出的一種挑戰,由此產生酒店人員職業化的發展趨勢。
7.酒店人員職業化
知識經濟就是人才經濟,人才是酒店企業的靈魂,因此,對人才的苛求成為現代企業的最大願望。對於酒店企業而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套相對成熟的運行機製和管理機製,專業化管理的水平要求不斷提高,這就對專業的酒店從業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提出了一種挑戰,要求有一種國際型、創新型、複合型的職業經理群體,在這種背景下,職業酒店人應運而生。他們一般具備豐富的酒店管理經驗、崇高的道德品質、優秀的經營意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寬闊的知識結構,藉著這些資本,他們將會成為各大酒店的追求目標。為強化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年薪製將成為新世紀酒店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將個人收入的高低和酒店收益的大小直接掛鉤,使得個人和企業成為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
為培育更多的優秀職業酒店人,酒店企業在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時,應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而靈活調整培訓方式、培訓重點,除了加強一般的酒店管理知識外,還應分析、學習國際化的管理經驗,並進行創新能力的開發和鍛煉,培養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在人才利用上,應改變原先重經曆輕學曆,重能力輕潛力,重實用輕培訓的短視行為,建立能上能下、可進可出、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人力資源動態管理模式。
8.酒店產業組織集團化
多年以來,我國酒店業的發展一般都抱著“同行相輕”的臭脾氣,走互不幹擾、各自為政、各行其道的“散沙式”發展模式,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是企業發展缺乏底氣,從根本上削弱了酒店業的整體生產力。目前,國外知名酒店集團以“聯合艦隊”的態勢直逼中國酒店市場。麵對這種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現狀,我國酒店業應轉變觀念,主動拆除“籬笆牆”,走集團化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各自設備、信息、人才、技術、資本、網絡等優勢,形成合力,發揮規模經濟的效益。
走集團化發展道路,酒店企業一方麵可自己“造船”,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合理擴大酒店企業的經營活動領域,走多元化經營之道,降低企業風險,一些酒店企業將不再單一地走“以酒店養酒店”之路,而在花木培植、物業管理、西點製作等多種領域拓展發展空間。另一方麵,酒店企業也可與其他競爭對手建立橫向戰略聯盟,組成聯合艦隊,以“銷售聯合體”、“命運共同體”等方式攜手共進,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共進共退。酒店企業還可與旅行社、旅遊經銷商、航空公司等建立縱向的戰略聯盟,如國外一些著名的酒店集團就是以航空公司為依托,走聯合發展的道路。酒店還可采用現代網絡技術,組建相對鬆散的酒店聯合體。而通過購買特許經營權等手段依附於某一著名的集團,借助於集團的品牌優勢和營銷網絡優勢,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進行連鎖經營,也是酒店企業走集團化道路的一條捷徑。
9.酒店設施設備科技化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成為酒店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資本,為滿足現代人“求新奇、求享受、求舒適”的需求,酒店企業將會更多地應用各類新科技、新知識,強化現代企業的智能個性。
首先,酒店企業可利用新科技加強酒店企業的信息管理,在以信息為主要驅動力量的現代社會,酒店企業可通過互聯網拓展酒店信息,收集來自全球的各類所需信息,滿足顧客尤其是商務顧客對信息的需求;其次,酒店企業可利用新科技加強酒店企業的服務能力。酒店可將電視與電腦連為一體,實現前台和後台的多項傳播,如有客人在前台辦理好登記入住手續,客人一進房間,電視上即顯示“歡迎某某先生(女士)”字樣;客人外出歸來,電視屏幕能自動顯示留言、到訪、天氣等信息。未來酒店借助於新技術,可大大改善各種設施設備,營造出一種無所不在的人性關懷,在提高客人舒適程度的基礎上提高客人的滿意程度。如床頭櫃可成為集電視、空調、燈光、窗簾啟閉於一體的電子控製中心,方便客人操作;旋渦式浴缸、按摩浴缸、溫泉浴缸以及可自由調節水壓、高度的噴淋設施將帶來一個全新的沐浴概念……科學技術還可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使其適時適當地為客人服務,如服務人員隻需坐在樓層的工作室注視紅外線感應即可知道客人進出房間的情況,無須敲門、按鈴或查看有無“請速打掃”等信息牌;最後,酒店企業可利用新科技加強酒店企業的控製管理,如開發智能卡,加強客人的安全控製,也可利用各類多功能化的IC卡,方便客人在吃、住、行、娛、購等方麵的消費。日本還生產設計出一種采用集成電路控製的小冰箱,能自動記錄冰箱內每一種物品的存取,一旦客人結賬離房,冰箱就會自動鎖上。
10.酒店效益微利化
在酒店發展初期,受供求關係的影響,酒店業一度成為“暴利”行業,隨著供求關係的逐步平衡,酒店業逐步回歸“百姓”,這意味著酒店業已步入微利時代。跨入新世紀後,酒店效益微利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其中原因可歸結為:第一,隨著我國國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居民閑暇時間的增多,我國酒店業的消費主體已從原先以海外消費者、高檔商務消費者為主轉變為以大眾消費為主體的時期;第二,隨著中國酒店市場的逐步規範,酒店業也逐步成熟,開始走下“暴利”的“神壇”,向社會平均利潤靠攏;第三,受原先酒店業高額利潤的誘惑,大量資金和企業進軍酒店業,“全民辦酒店”促成酒店買方市場的形成,酒店業將麵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第四,世界範圍內能源危機的出現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酒店企業的經營成本將會有所上升。
麵對微利化的挑戰,酒店在發展過程中一方麵應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增加效益,另一方麵必須拓寬經營思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利用酒店的品牌優勢、銷售網絡優勢、關係優勢、技術優勢等,積極開展店外營銷、社會服務、物業管理等活動,通過組織舉辦名人演唱會、體育活動、科教活動等,擴大酒店經營活動領域,提升酒店形象。如浙江開元旅業集團組織舉辦了倫敦皇家馬戲團在杭州的演出,不僅擴大了集團的影響,而且在1個月的時間內取得了100多萬元的利潤,可謂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