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財務報告概述(1 / 2)

財務會計的目標,就是以財務報告的形式,及時、準確地提供反映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和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的會計信息。本章主要介紹財務報告的概念、構成、分類和列報方法。

【學習目標】

1.了解財務報告的構成;

2.掌握資產負債表的列報方法;

3.掌握利潤表的列報方法;

4.掌握現金流量表的列報方法;

5.掌握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列報方法。

【能力目標】

1.能正確編製資產負債表;

2.能正確編製利潤表;

3.能正確編製現金流量表;

4.能正確編製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一、財務報告的概念與構成

財務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企業的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

其中,“財務報表”是會計要素確認、計量的結果和綜合性描述,財務報表應當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和附注。

財務報告的目標為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報表作為一套完整的結構化的報表體係,從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股東權益變動等不同側麵列報企業的會計信息,從而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

“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具體是指一些重要的非財務信息,以彌補財務數據信息的不足。這些信息一般包括:企業經營業績信息,如市場份額、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有關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前瞻性信息,即企業麵臨的機會和風險以及管理部門的計劃等。

二、財務報表的分類

財務報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一)按財務報表編報期間的不同分類

按財務報表編報期間的不同,可以分為中期財務報表和年度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表是以短於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為基礎編製的財務報表,包括月報、季報和半年報等。中期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附注。

(二)按財務報表編報主體的不同分類

按財務報表編報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個別財務報表和合並財務報表。個別財務報表是由企業在自身會計核算基礎上對賬簿記錄進行加工而編製的財務報表,它主要用以反映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合並財務報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為會計主體,根據母公司和所屬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由母公司編製的綜合反映企業集團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的內容詳見《新編財務會計Ⅱ》(第六版)。

三、財務報告列報的基本要求

財務報告列報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列報基礎、一致性、重要性、抵銷、可比性五個方麵。

(一)列報基礎

持續經營是會計的基本前提,是會計確認、計量及編製財務報表的基礎。本章講解的是持續經營條件下的財務報表列報問題;相反,如果企業出現了非持續經營,則應當采用其他基礎編製財務報表,比如破產企業的資產采用可變現淨值計量,負債按照其預計的結算金額計量等。

在編製財務報表的過程中,企業管理層應當在考慮市場經營風險、企業目前或長期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財務彈性以及企業管理層改變經營政策的意向等因素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進行評價,從而正確判斷財務報表的列報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