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閣!
對沈沛元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了無盡魅力的字眼,更是他畢生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
他入朝為官已經二十多年了,從一名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起步,謹小慎微,如履薄冰,苦熬了足足十個年頭後,他才終於等到了外放任職的機會,自此,他時來運轉,在許多貴人的相助下屢獲升遷,青雲直上,如今已身居上京府尹之職,位列三品大員,與絕大多數還在宦海中苦苦掙紮、鬱鬱寡歡的同年相比,仕途要坦蕩了許多。
按理說,他該知足了!
但事實上呢?
事實上,入閣,才是藏在他內心最深處的夢想,一個看似有些遙不可及的夢想!
這個夢想,他從未和任何人提起過,就連沈秦氏也是如此!
在旁人看來,“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是沈大老爺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沈秦氏更是深知,老爺常在獨處時,把座師姚夔姚大人臨終前贈送的那方玉印拿出來把玩,玉印之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個篆字蒼勁有力,既是座師對沈沛元的期許之語,也是沈沛元的自勵之語,甚而至於,還是沈沛元曆任的這些地方、諸多百姓送給他的讚譽之語。
但沈沛元心中的真正想法,無人知曉,沈沛元心中的痛楚,也是如此。
自從義無反顧地、頭也不回地離開中京城的那一刻起,那方玉印便一直陪伴著沈沛元,即便是閉上眼睛,那八個字的每一筆每一劃都深深地刻印在他的腦海裏、浮現在他的眼前,座師的淳淳教導和殷切希望如在耳邊,鞭策著他一路前行。
思齊,你忠君愛民,品行端正,像極了你的父親,這固然是件好事,但為師宦海沉浮多年,深知外圓內方才是為官之道,這中京城不適合你父親,也同樣不適合你,如果能夠外放曆練的話,你一定要好生把握機會啊!
思齊,為師隻能幫你這麼多了,此次外放任職之地,雖然稍顯偏僻了一些,但也更容易做些政績出來,未嚐不是一樁幸事。你切莫辜負天子對你的信任、百姓對你的企盼啊!
哎,人固有一死,為師也算是解脫了。這枚玉印是我的老師當年所贈,如今我把它轉贈於你,你可要好生保管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實在是太難了,你要切記,切記啊……
————————————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這些年來,沈沛元把這八個字銘刻在心,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這八個字。他視君如父,愛民如子,執法如山,嫉惡如仇,“沈青天”之名直達聖聽的同時,也讓許多貪官汙吏丟掉了頭上的烏紗帽,讓許多奸商惡霸聞其名而色變。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啊!
夜深人靜時,獨坐書案前的沈沛元曾不止一次想過:中京城,我還會再回來的,有朝一日,我定要入閣拜相,一掃朝堂之上的烏煙瘴氣,還我大明一個朗朗乾坤!老師,你沒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竭盡所能幫你完成!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一別經年,夢已漸醒、漸行、漸遠……
此刻,從安親王口中說出的入閣兩字,如一記重錘,狠狠地敲擊在沈沛元的心間,那久藏心中的夢想重又燃起了一絲微弱的火苗,讓他心緒難平,浮現聯翩,就連安親王的絮叨都是左耳進右耳出,隻知道木然地點頭,一副癡傻的模樣像極了醉酒。
“思齊兄,你是知道的,在中京那邊我布有一些眼線,可以說,這個消息是確鑿無疑的,據報稱,張明辛那個老糊塗請辭的奏折,皇兄已經禦筆朱批了……”
“禮部尚書一職,聽說皇兄打算擢升周洪謨出任,箐齋先生也算是入閣有望了。不過,他如今已年屆花甲,而你不過是四十有五,如果本王沒有猜錯的話,將來的下一任禮部尚書非你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