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龜兔賽跑(1 / 2)

趁休息的間隔,元彪大致給沈全弟兄倆講了講臨清潭腿的來曆。

中國傳統武術有四大門派,分別是昆侖派、少林派、武當派和峨眉派。

說來有趣,昆侖派是以立派祖師昆侖大師的名字命名的,也被稱為臨清派,但因為臨清本地回人曾被昆侖大師授以潭腿外功功法,慢慢發展成為教門彈腿,加之回人本就崇尚武勇,所以不知為何以訛傳訛,這昆侖派居然被後人從臨清搬到西域去了。

不知道是內功功法沒學全還是純粹就沒學的緣故,教門彈腿和臨清譚腿有著不小的區別。臨清潭腿講究內七外三,以內為主,調氣運勁,用意不用力,出腿高度與襠部持平。而教門譚腿對內功的習練很少,屬於典型的外功功夫,不僅比臨清潭腿多了兩路,共有十二路,並且出腿不過膝,又被稱為寸腿。

此外,元彪還說道,昆侖大師那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據說是五代時期後周名將李重進,還有人說是柴榮的弟弟柴貴。不管具體是誰吧,反正在趙匡胤陳橋兵變後,為戰亂所逼,他帶領部分親信將士隱居在龍潭寺,落發為僧法號昆侖,終生不再過問是非。

昆侖大師既武功高強,又精醫道,他將武術、醫術溶為一體,自創內外兩功並用的武術——潭腿,後來,他的徒弟在北宋初年舉行的全國性質的比武大賽上一舉奪魁,成為了“宋朝十八家”之首,並與串拳、大洪拳、小洪拳、華拳和少林拳並稱為當時的“六大名門”。

聽到此處,沈全知道自己是誤會了,元彪所說的昆侖派顯然不是修仙界執掌牛耳的那個昆侖派,而是武林門派。不過他倒是挺佩服昆侖大師的,這個半路出家的和尚自己創出的武功,居然能拿全國第一,那可真是了不得。

這時,躺在地上半天沒吭聲的沈士言突然翻身坐了起來,說道:“對了,四弟你還記得我前天晚上看的那個話本麼,就是羅貫中的《趙太祖龍虎風雲會》,裏麵就提過李重進名字的。”

“羅貫中是誰啊?”沈全倒是記得三哥那天晚上挑燈夜戰,偷看了一晚上閑書,原來書裏還有昆侖大師呢。

“羅貫中你也不知道啊,《三國誌通俗演義》就是他寫的,還有《忠義水滸傳》,就是他和他的老師施耐庵一起寫的。”

“啊?”沈全差點從地上跳起來,三國劉關張他知道,水滸他也聽說過,敢情都是羅貫中寫的啊!

————————————

元彪也聽過《三國》和《水滸》的故事,他最喜歡張飛和李逵了,心癢的他插話道:“三少爺,那書還在不,俺也想看看。”

“還了,人家就肯借我看一晚上。”沈士言有些鬱悶,前天晚上自己實在是太困啦,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那本書才看了多一半。

沈全和元彪齊聲“哎”地一聲長歎,沈全見元彪的表情失落,取笑道:“元彪,你反正也認識不幾個字,看啥書啊,又看不懂!”

元彪急道:“誰說俺看不懂了,俺起碼認識幾百個字,《千字文》上的字俺認識一多半呢!”說著,反問沈全道:“你呢,你又認識幾個字?還敢笑話俺。哼!”

沈全自取其辱,不敢再言聲了,低下頭扳著指頭摸數了半天,得出一個結論,自己認識的字才五個而已,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吶!

三人一時無語,元彪還在那長嗟短歎,沈全卻突然反應過來,光顧著聊天了,都歇了好一會了。他提醒道:“呀,該跑步了吧!”說著已經爬起來,先是原地蹦了幾下,感覺剛才的一點疲乏之意已經煙消雲散,得意道:“我歇好了,元彪,跑幾圈啊?”

元彪一看沈全這架勢,估計再跑二十圈都沒啥問題,索性說道:“你要不覺著累,就一直跑吧,管他跑多少圈呢。”又對沈士言說道:“至於你,能跑幾圈就跑幾圈吧,第一天訓練可別累壞了,你爹不都說了麼,過猶不及啊!”

沈士言強自支撐著站起來,感覺歇了這一會,腰腿反倒更酸疼了,就連背部和頸部都感覺有些僵硬,但是眼瞅著四弟已經“啪嗒啪嗒”跑了小半圈了,不肯服輸的他一咬牙,抬腳跑了起來。

說是跑,但這弟兄兩個一個是邊跑還邊跳,好像有用不完的體力,另一個呢,呃,反正是步子挪得比常人走路還要慢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