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文武之道(2 / 2)

好嘛,元彪這麼一結巴,沈沛元的輩分更高了!

沈沛元忙說道:“元壯士,快快請……”最後一個字還沒說完,元彪已經站起來了,別看人家臉腫的跟豬頭似的,身手可真是夠靈活的。沈沛元訕訕問道:“元壯士,你們這是做什麼呢?”

“練武!”沈士言插話道,不過話剛說完,就跐溜鑽到沈全背後去了。

說實話,元彪也恨不得鑽沈全背後去,可自己個頭這麼大,鑽了也白鑽,隻好唧唧哼哼地答道:“嗯,對,俺正教他們練武呢!”

“習武既能強身健體,又能磨礪意誌,不錯。”沈沛元先誇了一句,轉又言道:“不過,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古人又雲,過猶不及也,所以可千萬別因練武而傷了身體啊。元壯士,你說是吧?”

“是,是,沈老爺說得是。”

沈沛元言盡於此,拱拱手起身離去,不過走了幾步後又回身說道:“言兒,業精於勤荒於嬉,今天把《大學》抄上五遍,等我晚上回來檢查。”

沈全聽到身後撲通一聲,扭過頭一看,三哥已經坐地上了……

————————————

換做以前,沈全一定會以為,不就是“大”和“學”兩個字麼,別說抄五遍了,就算抄五十遍也不多啊!

但是被三哥熏陶了這麼幾天後,沈全總算知道《大學》是一本書了,並且和《中庸》、《論語》、《孟子》統稱為四書。

他想起自己當初還問沈士言來著,說是孔孟孔孟,為啥光有《孟子》,卻沒有《孔子》呢?沈士言抱著肚子笑了半天,才告訴他,孔聖和亞聖有所不同,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自己其實是沒有寫過書的。

沈士言還告訴沈全,據說孔聖人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編《春秋》,《史記》也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但蒙館的文先生說了,六經之中,別的不提,即便是《春秋》,也不是孔子自己寫的。

按蒙館文先生的話講,所謂的《春秋》,是當時各國史官記載的大事表,史官均為世襲,而孔子父親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曾任陬邑大夫,孔子曾任魯國司寇,掌管的是刑獄、糾察,父子二人都不是史官。所以,孔聖人應該隻是參與了魯國《春秋》的編輯工作而已。

最後,沈士言總結出一句話——到底孔子寫沒寫過書,鬼才知道呢!

沈全人雖然精,但不是鬼,他才不管孔子到底寫沒寫過書呢,他倒是對那個蒙館的文先生挺好奇的,當時還問道:“這個文先生好像挺厲害的啊?”

哪知三哥卻答道:“屁,不過就是一個老夫子罷了,古板得很,也不知道爹為啥非要送我去他那兒學東西?”

沈全心道:肯定是幹爹和文先生王八看綠豆——看對眼了吧!

……

————————————

當日的情景在沈全腦海中過了一個來回,不過也就眨眼的功夫,這時,他聽到元彪“呼”地出了一口長氣,然後拍拍胸口說道:“俺的那個親娘咧,嚇死俺了!”

沈全這才發現,自打幹爹出現,元彪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他打趣道:“元彪,你咋比三哥還怕我幹爹呢?”

沈士言坐在地上也笑道:“就是,四弟你快看吶,元彪都冒汗了!”

元彪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小眼一翻,說道:“廢話,能不怕麼,他是官,俺可是……”話說半截,元彪一捂嘴巴,不說了。

“你是什麼啊?”沈全明知故問道。

“唔……唔……”元彪搖著頭,拒絕回答沈全的問題。

沈士言笑道:“哈哈,你不說話,不怕我把你當成賊麼?隻有賊才這麼怕官的,你不會真的是賊吧?”他哪裏知道,自己一句無心之語,卻無比接近事實真相。

元彪繼續“唔唔”著,臉色都有些變了。

這時,沈全打岔道:“三哥,你多會去抄《大學》啊?”

沈士言的一張笑臉變成哭臉了,沮喪道:“哎,五遍啊,今天都不能出去玩了!”

出去玩?沈全這才想起,自打來到上京城,還沒好好玩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