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互聯網+”資源(1)(3 / 3)

除了用利益機製調動服務商,保障好客戶利益,小米還注重將自己的價值觀滲透給合作夥伴。

張劍慧說:“傳統的售後是坐商行為,等著用戶來我的門店,有什麼問題我幫你解決。服務商的心態就是我把你服務好,然後從廠家那裏拿到報酬,消費者不要投訴我就行。這就造成了流程化、機械化,它可能非常專業,但是也不會多說一句廢話。”

小米希望服務人員能夠跟用戶有更多的交流,比如,通過請求用戶點讚的方式,給客服人員一個跟用戶交流的機會。此外,小米的售後人員會培訓授權服務商如何在小米論壇上發起一個活動,如何運營自己的微博、微信帳號,並邀請他們參與小米的大型發布會等等。同時,小米還推出一些情景式服務的課程,提出五個最刁鑽的服務難題案例,讓服務商的代表進行角色扮演,並展示小米的處理方式。小米從這些細節入手,逐步轉變服務商的服務習慣。

服務商們逐漸認可了小米的企業文化,服務主動性明顯變強。河南漯河一家服務商在升級店麵裝修時,專門準備了一間活動室給小米同城會,因為他的店已經成為了當地米粉的一個據點;而在貴陽,小米之家搬走後,同城會開始把活動放到當地的服務商網點去做,這使得網點隨之擴大了自己的營業麵積。

受小米影響,很多服務商都開通了微博、微信帳號,甚至有服務商會安排專人,在晚上9~12點的微博使用高峰期,搜索有關小米和本地售後的關鍵詞,有投訴就自行解決。

張劍慧說,她希望能夠扭轉服務商們的觀念,通過更好的服務,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到店裏去,這其實就是互聯網裏的流量思維,店裏一旦有了人氣,就能延展出新的商業機會。

很少有傳統企業對服務商會關心小米到這種程度,因為大家的資源觀有本質差別!

延伸閱讀

傳統企業轉型的新出路——詳解芬尼克茲“裂變式創業”

(本文原載於《商業評論》雜誌2015年2月號,部分內容略作刪減)

2014年,芬尼克茲創始人宗毅開創的“裂變式創業”模式引發關注,他在公司內部搞創業大賽,有野心、有能力的員工都可參賽,讓高管用錢投票,讓獲勝員工做新公司股東、做總經理帶團隊。通過裂變式創業,芬尼克茲短短幾年間孵化出7家新公司,並且每家都盈利。

芬尼克茲的“裂變式創業”,以下幾個要點頗具參考價值:

1.母公司創始人控股新公司,同時在收益權上充分激勵創業團隊;

2.創業團隊成員必須掏錢參股,以身家性命賭未來;

3.用錢投票,可杜絕人情關係,選出最好的創業項目和團隊;

4.人人平等,都可報名參加創業大賽,打破新員工職位無法超過老員工的企業倫理困境。

不管是現在向互聯網轉型,還是未來向工業4.0轉型,大時代裏的一切轉型問題,最終都歸結於組織問題。

涅槃重生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

用曆史唯物主義的眼光來看,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企業轉型成功的關鍵點是成立新的機構。轉型涉及價值觀、流程、資源等核心要素的轉變,成立新機構是實現三大轉變的最便捷的途徑——當年改革開放就是靠搞特區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