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互聯網+”流程(1)(2 / 3)

快速變遷的市場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的權力下放變得必需且可能。

黎萬強認為:

尊重人是小米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你尊重用戶,讓用戶參與,讓他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其中;尊重員工,從管理架構上、管理風格上給普通員工足夠發揮的空間。

所以,他將“參與感”引入到了自己的服務體係中去,讓每位員工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小米售後團隊專門推出了一款名為“點滴係統”的內部App,來激發內部員工的參與感。小米售後的員工可以用它隨時提交服務改進建議,小米總部會有一支包括張劍慧在內的五人運營小組,其中隻要有三人對建議點讚,就意味著其被采納,任務會迅速下達,並分發到相關的成員,一般幾天後就會實施完畢。

一旦某位員工的建議被采納,係統就會自動發放米兔、小米配件等作為獎勵,而所有的流程完全透明化,任何人都可見,由此激發了小米內部員工的參與熱情,據了解,點滴係統現在每月都能收到上百條建議,其中被采納並實施的有數十條。

小米網售後總監張劍慧介紹了點滴係統的運作細節:

你在處理這個工作的時候如果發現任何好的思路,或者你覺得這塊不好,需要改進的,但是你可能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都可以往這個係統裏麵扔。這個係統是幫助我們自我進化和更新。比如有售後的同事提出,這個銷售包裝做得不好。怎麼不好?其實塑封感覺很好,很平整,但是用戶要想打開它,找一圈都找不到合理的打開它的辦法,必須把它破壞掉。我們的員工在點滴係統裏提出一個意見,塑封能不能像香煙盒一樣加一個抽,撕開的時候很優雅、很漂亮,又保證了產品的完整性。類似於這樣的建議,我們這個係統裏麵非常多。員工提了意見之後我們會怎麼做呢?這個係統背後有一些人在關注,有一些我們內部能解決的,就馬上解決,解決完了給提出問題的同事一個表揚或鼓勵。如果不是我們售後台門的問題,我們就找其他部門,跨部門溝通來解決。所有提出問題並且得到采納和解決的同事都有鼓勵和獎勵。

這個初衷我跟阿黎談的時候,阿黎說,希望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大家幫我們自己改善。我覺得這種管理理念也是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區別,自我更新和進化的方式方法,也是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小米給員工發揮空間的另一個例子是,客服員工都有贈送小禮物的權限,楊京津回顧了這一有趣的曆程:

員工上線以後,因為把客戶當好朋友嘛,如果有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客戶等待,你肯定希望他別焦慮,你希望他相對滿意。老板又給了我們部門一個特權,員工如果覺得這件事情特別嚴重地影響了客戶滿意度,我們的確做得沒到位,又必須讓客戶配合等待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員工有足夠的權限贈送小禮物,無需申請,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權限,直接賠就好了,直接送就好了,隻要讓客戶能夠耐心等待,能夠相對開心,讓他願意支持我們,給我們時間和機會解決這個問題。

但在這項製度實施的第一個月,最多的時候一天也隻賠了3單,客服部一天下來有不下10萬的服務量,但是我的一線員工隻賠了3單。員工有一種慣性思維,很害怕賠付,他怕這樣的賠付尺度掌握不好,有可能賠多了,公司可能會批評,會說你怎麼賠這麼多。還有的員工會覺得,我要替公司省錢,跟客戶在磨嘰,其實可能就是幾十塊錢就解決的問題,一磨嘰,最後用幾百塊錢解決。著就是一種慣性的對服務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