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互聯網+”價值觀(1)(3 / 3)

雷軍先是對感性革命表示認同,然後說明小米手機為什麼不能完全朝藝術品方向走:“小米的八個創始人有兩個人都是設計背景,我做手機設計的時候,手機工業設計和一般產品工業設計不一樣,它今天處於技術爆炸的年代,技術對手機設計有非常大的限製。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在哪裏?你想象到了你做不到,因為這裏麵的技術含量非常高,比如大家喜歡金屬材質,它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天線信號。我們都想薄,帶來的問題就是怎麼把相機拍平。國內做得很薄的手機隻有不到2千毫安時的電池,隻能用半天,看起來很漂亮,但是不實用。所以小米的所有設計是以體驗為核心的,首先一定要體驗好。電池科技是屬於化學領域的,過去進步速度最慢的是電池,整個IT產業進步非常快,但是電池進步非常慢,所以我們受到巨大的限製。當然在這樣的限製前提下,我覺得小米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對設計是極度重視的,我希望大家一步一步看到我們的進步和進展。”

因為對於用戶來說,實用是首位的,所以小米手機先保證實用,再追求美感。這是雷軍強調的產品設計裏的用戶思維。

小米的投資人劉芹曾被記者追問:“關於小米,你最擔心的是什麼?”劉芹的回答同樣體現了用戶思維:

“我沒有所謂的最擔心的,我隻能說今天的產業機會對小米而言是好的,我們找到了一條路子,核心是我們能不能持續提供最優的性價比和最好的用戶體驗給最終用戶,我們的機會就在這裏,這也是我們的風險所在。如果這家公司喪失了能夠持續不斷給用戶最好體驗的能力,這家公司將風險巨大,隻要它能抓住主要問題,無論用什麼方法,能保持住自己的這種能力,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就有機會,其他的風險,是層出不窮的,源源不斷的,如果你總是擔心這些問題,那你沒法做事情了。”

總之,用戶思維的全方位貫徹,是小米區別於傳統企業的鮮明特征。

對用戶主權要做到“四個誠意”

雷軍2014年7月的一篇文章指出了用戶主權的三個基本點,10月的演講“小米的未來智能家庭”對此有進一步的闡述,對廣大企業有普遍參考價值,我們將文章和演講內容串聯起來閱讀,對用戶主權的內涵進行深度理解:

“有朋友開始問我小米的明天能不能持續。作為一個有25年創業經驗的IT老兵,我見過無數企業的榮辱興衰。科技行業發展日新月異,任何企業,隻要你不進取,都會遇到波折,這是行業規律。

“但是我認為,無論小米的未來如何,小米創立並實踐的小米模式,一定可以持續。

“小米模式是什麼?我們講,小米所實踐的互聯網模式的核心是‘互聯網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

“有朋友跟我說:這不就是努力做產品,贏取好口碑的意思嗎?好像每一個企業都在這麼要求自己啊,為什麼小米與眾不同?

“我細細想了想,我覺得可能還差一點態度。這個態度對於小米來說,就是誠意。

“第一個誠意,是你能不能拿出誠意來,去傾聽用戶的意見。

“傾聽用戶意見這事兒,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我們通過互聯網渠道,通過社會化媒體,終於打通了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隔閡,但是蜂擁而至的用戶意見又讓我們難以抉擇。很多時候,用戶們的意見之間的分歧和爭議是很大的,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怎麼才能聽懂用戶真正想要什麼,並且達到用戶的要求?

“這要求我們拿出誠意來,真正和用戶在一起。

“小米公司上下,從我們合夥人,到產品經理和開發工程師,都直接麵對我們的用戶,隨時接受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和用戶一起開會,探討產品需求。剛開始有的同事不理解,說他這麼牛的工程師,居然每天要浪費時間去和用戶聊QQ,這不是耽誤工作嗎?我告訴他們,這不是浪費時間,相反,這樣的工作讓我們能夠7×24小時地隨時修訂我們的產品,確保我們的產品方向始終是符合用戶的需求,我們會避免因為我們閉門造車帶來的方向性風險,不走錯路,這是對時間最大的節約。

“第二個誠意,是你能不能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做產品。

“中國是一個世界製造大國,擁有豐富業界人才和做產品的經驗,最關鍵的是大家有沒有決心下那麼大的功夫和投入,去做出一款有誠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