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互聯網+”第二特征:虛實結合(1)(2 / 3)

今天中國的電商,其實還是在享受人口紅利,隻是廉價勞動力從原來的中國製造,轉到了物流。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馬雲做菜鳥的原因,也是劉強東大量投資物流的原因。物流的成本優勢,是電商的生死穴。以前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在工廠,現在的廉價勞動力在路上。

第三,美國是地賤人貴的商業環境,中國正好相反,很多房子賣得比美國都貴。地貴,導致線下商業的置業或租金成本高,租金傳導到商品價格上,於是商品的定倍率通常也很高。而網上商品無須支付昂貴的租金,加上快遞服務便宜,使得線下商業的劣勢更加明顯。

第四,美國商店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賣一些不一樣的商品,創新帶來的差異化使得消費者無從比價,創新,能帶來高一些的毛利。中國百貨業銷售的東西同質化程度較高,這樣消費者容易比價,商品價格就會被壓低;同時中國百貨業運營效率低下,成本較高。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叫《淘寶不死,中國不富》,寫得很好,但我不完全同意裏麵的觀點。淘寶是把中國的“不創新”病給催到了膏肓,用極端的比價機製,讓同質商品的利潤極速趨向於零。最終大家會認識到,真正想賺錢,看來必須要做“與眾不同”的創新產品了,然後倒逼創新和相應保護創新的法規出台,完成中國的“創新型國家”的轉型。那一天,就會國強民富,淘寶才會完成它的曆史使命。所以我們說,淘寶在加速這個涅槃的過程:中國不富,淘寶不死。

這四點導致了中美電商、O2O、互聯網化的極大不同。

在美國,傳統商業跟互聯網的差距是很小的。因此,美國的十大電商裏有七個是傳統企業做的,沃爾瑪、史泰博都進入了十強。而基於以上四個原因,中國的線下與線上差距懸殊,互聯網優勢明顯,因此中國的主要電商都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

中國叫互聯網化,指的是商業模式的轉型,更多是企業經營戰略層麵;美國叫digital,是因為它把線下的商業模式用數字的方式營銷出去,互聯網隻是營銷工具,更多是企業營銷戰術層麵。人們還是會到線下來,你看美國亞馬遜網站最近也在線下開店。所以在美國,線下的傳統企業未必會遇到中國一樣的巨大壓力。

總之,因為線上線下實際情況的巨大差異,中美互聯網化的發展方向截然不同。但是,我總結的四個原因也會發生變化,然後會影響互聯網化的結果。

首先,很多人發現在網上開店成本低,紛紛把自己的店從線下搬到線上。這會導致商業地產租金降低、售價下降,目前中國商業地產的供應激增也在加劇這一趨勢。最終商業地產的售價和租金會回歸到“正常”水平。這將縮小線上線下的差距。

第二,隨著中國勞動力供給的減少,物價的上漲,以及90後、00後吃苦精神的下降,中國勞動力的價格一定會越來越貴,所以物流成本會上升,這將導致電商優勢不再明顯。

第三,傳統企業正在努力創新,提升效率,這是中國經濟的進步。

我們再考慮一個因素,目前電商的流量價格已經比較高了,之前中國的電商平台非常集中,它有壟斷權力去收取比較高的流量價格,而隨著京東、拍拍、1號店、蘇寧易購、國美等電商的興起,商家可以分散到這些平台,流量價格會有一定下降,但這部分成本畢竟存在。

最終,線上的流量成本、物流成本跟下降中的線下租金、運營成本會達到平衡,在這個時間點上,中國的O2O會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

所以,我的結論是,中國的線下商業一定不會被消滅,但它正在經曆一輪線上線下再平衡的進程。過高的利潤會被消除,過低的效率會被提高,過高的租金成本會被降低,過低的物流價格會回到正常水平。這些大的變革完成後,線上線下商業的格局會穩定下來,中國這一輪互聯網化大的格局大致也會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