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李子20年悲催衝奧路(1 / 1)

行業觀察

年少輕狂時

《華爾街之狼》再次讓萊昂納多夢斷奧斯卡,他的粉絲論壇習慣性地布滿了一大堆裂開的小心心。當小李子的衝奧曆史,已然變成了一樁悲劇之後,我們不得不奉勸他:作為咆哮帝的您,眉毛打結了、衣服拔光了、臉蛋整殘了、遊個泳還挨槍子兒了,但奧斯卡小金人依舊無視你,所以,隨他去吧,你早已是我們心中的無冕之王。雖然一定聽煩了這種惡心的恭維,但衝奧血淚史終究無法翻篇兒。

20歲之前就贏得柏林影帝和一張奧斯卡男配角提名證書的萊昂,並不知道自己今後的衝奧之路會那麼艱辛。所以,當《泰坦尼克號》紅遍全球,而萊昂卻沒撈到最佳男主角提名時,他一氣之下缺席了頒獎禮。不過,萊昂終究是個表演天才,在天然萌呆的“傑克“誕生之前,他在《馬文的房間》裏扮演的縱火少年、在《不一樣的天空》中扮演的德普的跟屁蟲小弟,無一不讓人印象深刻。從童星過度到巨星,除了運氣,當然需要實力。

糙男成熟期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萊昂納多的驚世狂帥,幾乎並沒有持續幾年,就突然變成了性感大叔,雖然眼神依舊惹人憐愛,但密密匝匝的胡子和膨脹的臉型,還是讓他迅速投奔演技熟男。在最好的年頭裏,他既能勝任《謊言之軀》中的燒腦特工,又能在《無間行者》裏擔當死得很醜的臥底,最後又在《血鑽》裏變身戰爭販子,他的每一次演出都讓人心驚肉跳,但吝嗇的奧斯卡卻隻因《血鑽》給了他一個提名,很難不讓這位勞模開始懷疑人生。

精神分裂時

大抵是嚐到了《飛行家》勇奪金球影帝和奧斯卡提名的甜頭,業已成為馬丁-斯科塞斯禦用寶貝的萊昂,開始往更糾結、更痛楚、更擰巴的角色上使勁,在老馬的《禁閉島》中,他在深度懷疑的颶風中一路走到黑,腦力激蕩的觀眾甚至比他還痛苦;諾蘭進一步拓展了萊昂扮虐的潛力,在《盜夢空間》的恢弘詭夢中,萊昂陷入“你跳,我不跳”的死循環,宛若一隻永不停歇的陀螺。最令人憤懣的是,他再次遭遇奧斯卡無視,粉絲們很想造反。

由直變彎時

既然在扮演直男的道路上沒有起色,那麼來點“不一樣”,或許能討奧斯卡歡心。萊昂把自己完全交給了老牛仔伊斯特伍德,在《胡佛》中扮演了大名鼎鼎的J-埃德加-胡佛。這位“調查局”的主管,曾在上世紀50年代,列出了全美十大通緝犯名單,在辦案過程中采用了很多不法手段,在私生活方麵,他被視為基佬和易裝癖,充滿了爭議。萊昂在片中的扮老演出和基情戲,依舊光彩奪目,可惜影片衝奧氣場不足,壞了萊昂衝奧的好事。

曲線救國期

表演事業難得奧斯卡肯定,那麼開公司、搞製片,或許有望拓展新成就。2004年,萊昂首次以製片人身份參與了《刺殺尼克鬆》和《飛行家》的製作,而2008年的環保紀錄片《瀕臨絕境》,則是萊昂主控製作並擔當旁白的第一部電影,影圈內外均傳來叫好聲,但是因為有《難以忽視的真相》珠玉在前,《瀕臨絕境》並未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過,萊昂之後參與製作的《孤兒》《總統殺局》《華爾街之狼》,無一不是頗受矚目的好戲。

歇斯底裏期

去年,萊昂時來運轉,迎來又一事業高峰,他在兩部重磅電影中,均爆發出歇斯底裏的能量,落實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紙醉金迷的《蓋茨比》裏,萊昂扮演了史上最悲劇的土豪,讓人明白了愛是一顆無情的子彈;而在更為驕奢淫逸的《華爾街之狼》裏,萊昂則幾乎把自己所有的表演經驗掏空,無論是洗腦脫口秀高手,還是拜金主義職場大男神,均被他描摹地精彩萬分,當萊昂扮演的貝爾福特尖叫著爬向豪車時,奧斯卡還是未被他征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