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3 / 3)

第三,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的影響。網絡信息的多元化發展趨勢,網絡信息的複雜性、不可控性,正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導價值取向、指導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受到衝擊。互聯網沒有國界,網絡信息來源廣泛,內容豐富,更新迅速。在互聯網這個自由的空間裏,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發表意見和見解,有時還會導致信息的發布和傳播失控。特別是在我國社會快速發展、國際地位穩步提升的今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各種方式對我國進行打壓,通過網絡廣泛傳播消極文化、黃色文化、腐朽思想,欲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西化和分化。青少年群體作為網民中的最大人群,也正處在價值觀左右搖擺的特殊時期,很容易受多元文化的影響,導致是非判斷失準、行為選擇偏離。在這樣的情形下,無疑會對我國高校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主導價值取向帶來較大衝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導作用受到的衝擊更加顯著。網絡環境下,信息獲取具有平等性和共享性,以往,受教育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是課堂、麵對麵的傳授和少數媒體的宣傳。今天,受教育者獲取信息渠道寬廣,網絡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由於授教者與教育對象之間在信息的獲取方麵是平等關係,必然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方式發生變化,變過去的“灌輸”為平等性的“引導”,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接受,隨著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自主能動性越來越強,教育者的權威性和主導作用受到較大的挑戰。

第四,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要求的影響。如前所述,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今世界,網絡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對我國意識形態進行文化侵略和滲透的重要途徑。麵對複雜的國際政治局勢和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麵對快速發展的網絡科技,麵對思維日益活躍的學生群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質、互聯網技術、能力水平正麵臨嚴峻的考驗。首先,教育者必須要跟上時代,如果孤陋寡聞,不善於捕捉網上各種各樣的思想信息,去偽存真,有的放矢,就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自己沒有堅定的政治信念、沒有對共產主義的崇高信仰,就很容易在形形色色的網絡文化中丟失自己,誤導學生。最後,如果沒有熟練的電腦技術,不善於借助最新的軟件工具,必然無法滿足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的導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在此情況下,必然會麵臨能力與素質方麵的挑戰,所以隻有不斷地學習、提高認識、提升能力,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路

麵對網絡環境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教育理念、教育環境、教學內容、教育機製、教學方法等方麵的探索創新。

在教育理念方麵,一是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教育工作要真正做到關心學生困難、關愛學生進步,關注學生就業,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和責任,維護他們的尊嚴,讓每一位學生在校園裏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二是要樹立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理念,受教育者主體性發揮的落腳點就是從受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三是從封閉轉向開放的理念,在開放、多元的社會形勢下,今天的受教育者其思想和思維方式與以往受教育者不同,必然會導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性被打破,教育模式將會由相對穩定走向開放、多元,所以教育者的思想也要作相應的轉變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四是要樹立平等互動與疏通引導相結合的理念,要善於在疏通中引導,在引導中疏通。

在優化教育環境方麵,要構建學校、社會、家庭有機結合的教育環境,優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環境,淨化網絡的空間環境。

在豐富教學內容上,理論知識要更富時代性、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豐富學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知識。

在健全教育機製上,要完善保障機製、強化滲透機製、建立輿情監督機製。

在創新教育方法上,要注重顯隱結合的教育方法、真情感染教育方法、思路與問題同步指導方法、“鍵對鍵、心對心”溝通交流方法。此外,還要加強法製建設,提高隊伍素質。

(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本文係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CSZ12048)

責編/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