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如何提升履職能力(2 / 3)

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對策

黨委重視是前提。黨委重視就是要準確把握基層紀檢監察的雙重領導,理順雙重領導中上級紀委與同級黨委的關係,深刻領會中央提出的“兩個為主”的目的和意義。“兩個為主”是強化上級紀檢監察對下級紀檢監察的領導,強化對基層同級黨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監督,同級黨委不能因此淡化對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

黨委重視就是要求黨委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黨委成員對職責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擔負起領導責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納入到本單位工作的總體部署,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就是要求黨委必須全力支持紀檢監察查辦案件、加強監督,重大案件主要領導親自過問,重要問題黨委或常委會議專題研究,有案必查,違紀必究;就是要求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在廉潔自律方麵,身先士卒,率先垂範。

黨委重視就是要厘清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出了大問題,黨委的主體責任不可推卸,紀委的監督責任也難辭其咎,主體、監督兩種責任不是並列關係,兩者相互聯係、相互促進,主體責任是前提,監督責任是保障。離開黨委的堅強領導,基層紀檢監察的執紀、監督、問責作用就難以發揮。

製度完善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①製度是基層紀檢監察執紀、監督的依據,離開了製度的執紀、監督就猶如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完善製度是紀檢監察履職成效的基礎。

製度建設也是反映同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的具體體現。基層黨委要用繼承、完善、創新的理念加強製度建設,使紀檢監察部門可以依法依規履行監督責任。所謂繼承就是把行之有效的製度保留下來;所謂完善就是把執行中存在問題的製度加以修改和調整;所謂創新就是結合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解放思想,不拘泥傳統、習慣做法,區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用新的製度解決問題。

基層製度方麵存在的問題也是少數黨員幹部易生腐敗的根源之一。製度不健全、不完善,製度執行力不夠,製度責任追究缺失,既給少數腐敗分子留下權力尋租的空間,也造成基層紀檢監察監督難、難監督的局麵,缺少責任追究的低成本的違法、違紀、違規,實際上也是對少數黨員幹部腐敗的縱容。

高效履職是保證。“三轉”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自身履職能力的最佳切入點。第一,轉職能聚焦主業。轉職能就是解決幹什麼這個問題,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核心。如何轉?

轉職能,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執紀、監督、問責這個主業上來。要梳理工作內容,退出相關議事協調機構,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在工作計劃上突出主業,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圍繞自己的主業排兵布陣;在工作分工上突出主業,把精兵強將安排在執紀、監督崗位上;在工作安排上突出主業,人員、經費、物資優先保證執紀、監督。

轉職能,必須結合基層工作的特點,在抓早抓小、抓常抓長上下功夫:抓早抓小要在“早”字上做足文章。這裏的“早”就是指少數黨員幹部可能蛻變的開始,出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時候。抓早就是防患於未然“早做防範”,談話提醒“早打招呼 ”,警示教育“早打疫苗”,日常教育“早扯袖子”。抓早就是防微杜漸,發現問題“早處理”,出現錯誤、偏差“早糾正”,對普遍性、經常性的問題“早處置”。基層紀檢監察不僅與人民群眾朝夕相處,與身邊的黨員幹部也生活、工作在一起,抓早具有獨特的工作優勢。

抓早抓小要在“小”字上做足文章。十八大以來中央製定八項規定,以上率下,嚴查公款吃喝,嚴抓請客送禮等舉措,都是著力於抓小,黨風、政風、民風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這也足以說明了抓小的重要。這裏的“小”特指“惡小”,就是小缺點、小錯誤,就是少數黨員幹部蛻變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小問題。抓小就是要警示廣大黨員幹部在發生小節問題時,不要以“不是我一個人”原諒自己,不要以“一次不要緊”開脫自己,不要以“一點小節無所謂”放縱自己;抓小就是要教育黨員幹部用好手中權,管好身邊的人,不以權謀私,不為金錢所惑,不為美色所迷,不追求奢華排場、吃喝玩樂;抓小就是要黨員幹部管好八小時外,頭腦清醒、守住言行,確保生活圈嚴謹,交往圈純潔,娛樂圈健康。

抓常抓長同樣要以執紀和監督過程中發生的問題為導向,以體製機製建設為抓手,以製度完善和製度創新為著力點,重視和加強基層管理製度的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關鍵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如果說“抓早抓小”是解決的傾向性、苗頭性、一次性的問題,那麼“抓常抓長”就是解決以頑固性和反複性為特征經常發生的重複性的問題。如果說“抓早抓小”解決的是治標的問題,那麼“抓常抓長”解決的就是治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