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之內陳列有約106塊潿洲島火山石岩標本、約50塊廣西區內的火山岩石標本以及50多種北海潿洲島附近海域特有的貝殼、珊瑚標本。博物館還有火山噴發演示係統,通過現場演示係統,旅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驚心動魄的火山噴發過程。
滴水丹屏
島上必去的另一處景點便是滴水丹屏景點,滴水丹屏因滴水岩而得名。海水與風的侵蝕磨損在岸邊的火山岩峭壁上留下深深淺淺、密密麻麻的橫紋,當夜晚漲潮時,峭壁似海綿一樣吸滿了海水,白天潮水退去,海水便沿著岩層的縫隙一點一點往下滴,獨具特色。滴水丹屏處岩石的外表形態不一,山腳下有幾個巨大的海蝕洞,有些可容納一人,別具特色。據說滴水丹屏是“撿海”的好地方,連續幾日陰冷後初晴時,運氣好還會撿到幾條沙參。
南灣市場
旅客大多都會去南灣市場買海鮮回來加工。一來,市場的海鮮便宜、新鮮。當時筆者以5元買了7個扇貝,15元買了500g蟶子。二來,南灣市場沿海,落日時分漁夫搖著漁船紛紛靠岸卸貨,風景美哉。可上前詢問價格,當然也可以立即購買。
潿洲島的南灣市場很普通,有當地百姓的生活印記,雖有些破舊,但有著海邊小鎮獨特的味道。若是住海邊小屋,也不要愁沒有地方加工海鮮。市場附近的餐館大多可以幫助加工,一般一盆葷菜加工費10元左右、素菜8元左右,與農家樂加工費相同。順便一提,島上的蔬菜與飲料、酒水都是由船運而來,價格較貴。不去南灣市場,依舊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有村民騎電動三輪車帶著各色蔬菜,有些甚至在上海也不常見,走街串巷叫賣。但要買海鮮,還是一定要來南灣市場。
南灣市場漁船上有時可以看見鱟,也就是馬蹄蟹,其與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係,有“活化石”之稱。北海適合鱟的生長,有時捕魚便可捕到。由於鱟數量稀少,建議旅客不要購買食用。鱟又稱鴛鴦魚,若是見人出售,買一對放生也不錯。
香蕉林
在潿洲島上,到處可見成片的香蕉林,香蕉樹密密麻麻,也不設防,旅客可信步進入其中品嚐。房主告訴筆者,島上的香蕉如同農作物一般,價格也相當便宜,客輪運蔬菜等貨物上島後會將質優的香蕉運出。剩下品相差的香蕉便直接喂了豬,島上的豬大多吃香蕉長大,肉質肥瘦得當、味道鮮美有甜味,被稱為香蕉豬,是島上一大特產。
貝殼沙灘
不到貝殼灘的旅客,大多是覺得太遠、景點也沒什麼名氣,但就是如此,貝殼沙灘有別於熱鬧的別處,將沙灘的安靜與綿長體現出來。筆者除了看到一個修船的漁夫外,沒有遇見其他人。貝殼沙灘的沙子是潿洲島最為細軟的,周圍的海水也是潿洲島最清澈無垠的,來到這裏,才有真正見到大海的感覺。但筆者不建議旅客光腳走在沙灘上,貝殼沙灘因有很多貝殼而得名,有時連穿鞋也會硌腳。
去貝殼沙灘拾貝,找找童心,是不錯的選擇。這邊的貝殼泡在水裏能閃爍出鮮豔的色彩,還有小海螺,收獲一定頗豐。到了貝殼沙灘,發一下午的呆,然後看退潮後密密麻麻的小寄居蟹,順便抓上幾個,也是不錯的選擇。
盛塘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是島上最具曆史性的景點,始建於同治年間,至今維護良好。教堂建在村子中間,由修道院、學堂、醫院、育嬰堂和鍾樓組成,如今除教堂和鍾樓外,其餘都已蕩然無存了。教堂建築麵積為1500平方米,教堂內可容納教徒1500人。與上海天主教堂不同,盛塘天主教堂顯得肅穆。
據傳修建時沒有鋼筋水泥,傳教士便就地取材,用火山岩石和珊瑚沉積岩修築,用糯米、紅糖和雞蛋清膠粘合,建成了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後麵有兩棵大樹,一棵菠蘿蜜,一棵芒果,幽靜得很。
石螺口沙灘
石螺口沙灘是賞日落的絕佳去處,滿天晚霞,燦爛的金黃,仿佛讓人置身幻境。石螺口沙灘是一片較傳統的海邊浴場,鬆軟的沙灘、成片的沙灘椅、多種海上遊樂項目,還圈出了防鯊網。石螺口的海浪都比較小,海風微微地吹著,讓人一下子變得慵懶了。
石螺口沙灘應是全島上最熱鬧的地方了,在海邊樹林巷子深處有海灘酒吧,有沙灘上的乘涼的長椅,還有沙灘車、海上快艇等各種各樣的娛樂項目。石螺口沙灘很幹淨、沒有硌腳的珊瑚石,適合孩子玩沙。石螺口有一條海底彩帶,十分適合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