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醫醫院巡禮之五腦病科
大眾醫藥
上海市中醫醫院神經內科組建於1998年,2011年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規定,更名為腦病科。科室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擁有獨立門診、病區、名老中醫工作室和中醫神經疾病研究室的醫院重點學科,2011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2012年入圍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李如奎教授是腦病科的創始人,出生醫學世家,學貫中西,他在神經科疾病治療上始終堅持中醫特色。在他的帶領下,腦病科秉承“立足中醫、發揚特色、堅持不懈”的宗旨,較早開展了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科學研究。並將中醫治療神經變性疾病作為科室的主攻方向,2003年醫院帕金森病專科成為上海市衛生局中醫特色專科之一。
特色製劑
1.芍星治癇片
主要功效:熄風止痙、化痰鎮癇
適應證: 原發性癲癇
2. 益神顆粒
主要功效:補腎安神、升白細胞
適應證:用於神經衰弱、貧血及白細胞減少
3.地玄滋陰合劑
主要功效:滋陰降火、填精益髓
適應證: 用於精神藥物引起的口幹、便秘等副作用
4.落花安神口服液
主要功效:平肝安神
適應證: 用於各種失眠及焦慮等
5.首貞健腎顆粒
主要功效:補氣養血,壯腰健腎
適應證: 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腿軟乏力
6. 香白通絡巴布膏
主要功效:祛風化痰、疏通筋脈
適應證: 麵神經炎
病患與專家問答
患者問:我的父親,患帕金森病已有5年,吃美多巴劑量已很大,但手腳抖還是很頻繁,現在還有沒力氣、睡不著、大便不通的情況,請問有什麼好辦法嗎?
劉毅答:帕金森病是一種老年性退行性病,由多巴胺受體減少引起,西醫臨床常規選用美多巴等多巴製劑治療,但近兩年有報道稱,美多巴易在神經細胞蓄積,產生毒性,使得黑質凋亡增快,病情惡化。我科在名老中醫李如奎主任創製的“止顫湯”基礎上,總結了一套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案。帕金森病早期單用中藥內服,延緩病情的同時還可改善病人便秘、乏力、失眠諸症;中後期則在西藥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不僅可以保護多巴神經細胞,還可針對美多巴的毒副作用起到增效減毒作用。
劉毅,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碩士生導師。副院長、中醫神經疾病研究室主任,國家中醫重點專科負責人,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擅長治療帕金森病、偏頭痛、癲癇、三叉神經痛、麵肌痙攣及腦卒中等神經科疾病。
芷江路總院門診時間:周三上午(專家門診),周三下午(特需門診)
石門路分院門診時間:隔周周日上午(特需
門診)
患者問:我從高二時就有頭痛,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工作越緊張越易誘發頭痛,嚴重時影響工作,頭顱CT和MRI檢查都未發現異常,醫生診斷我是偏頭痛,經常靠吃止痛片來緩解。我想問,中醫有沒有調理的方法來減少我頭痛的發作?
施慧芬答:偏頭痛是一種反複發作的血管性頭痛,可在兒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達發病高峰,女性多於男性,常有遺傳背景。呈一側或兩側疼痛,其特征是發作性的、多為偏側的、中重度、搏動樣頭痛,一般持續4到72小時,常伴有惡心和嘔吐。少數典型者發作前有視覺、感覺和運動等先兆,常每月發生一次或兩次,或每年三四次,部分女病人訴與月經有關係,疲勞、緊張均可誘發。中醫認為坐臥當風、涉水淋雨、情誌不舒、過度勞累、氣血兩虧、肝腎虧虛、痰濁內阻、淤阻腦絡等以致邪氣上犯巔頂,或腦竅失養都可發為頭痛,所以,我們從病人的發病誘因上入手,根據病人的不同體質,擬定頭痛係列藥方,加以辨證施治,不僅可以緩解頭痛發作期的頭痛,同時也可預防和減少頭痛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