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物實驗鬥頑症(1 / 2)

動物實驗鬥頑症

大眾醫藥

作者:繡夫

針對襲擾人類的某些頑症——癌症、糖尿病等,通過動物實驗探索來征服它們的方法。

邁克爾和他的老鼠“替身”

用老鼠來做治療癌症的試驗已經有數十年的曆史,包括移植人類腫瘤到動物體內。但是在過去的幾年裏,醫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時對動物試驗的興趣也在增長。2012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了一個關於個性化動物模型的研討會。雖然所討論的動物模型還是主要用於實驗,但是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將其商業化,用於藥品開發和醫務治療。

從2009年開始,美國一個名叫邁克爾的男孩一直在和一種叫做尤文氏肉瘤的骨癌進行抗爭,那時他才6歲。2012年,醫學研究人員把從他肺裏摘除的癌變腫瘤移植到一些老鼠身上。研究人員在這些老鼠身上試驗了各種藥品,以希望能找出治療邁克爾的最好方法。

在這種可以被稱為終極個性化醫療的治療方案裏,動物患上了你的病,或者被植入你的一部分組織器官,可以說,這些動物成了你的個人試驗小白鼠。有的科研人員把這種動物叫做“替身”,就像電影或網絡遊戲裏的那種虛擬的角色。

“這些老鼠給你提供了測試藥物的機會,這樣就避免了讓病人承擔中毒的風險,而且還能找出哪些藥效果好。”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科林·科林斯說。

但專家警告說,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使用動物替身能夠有效地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命。而且,建立並實驗一個替身動物群落要消耗數萬美元,美國保險公司也不負擔這部分開銷。

但是,一些癌症患者病急亂投醫,還是選擇了老鼠替身。

“這對我們來說,似乎是正確的選擇。”邁克爾的媽媽吉爾·菲尼說。

2012年2月份,邁克爾做了手術,摘除了一個已經擴散到肺部的癌症腫瘤。當時,一個快遞員就等在紐約的手術室外,等著把腫瘤送到這裏一家名叫冠軍腫瘤學公司的實驗室去。

4個小時後,研究人員把腫瘤切成5片,每一片分別被植入一隻被麻醉的老鼠皮下。兩個月後,隨著腫瘤的生長,它們又再次被切除,切片再次植入其他的老鼠體內。這樣,再過一個月,就有足夠的老鼠模型來進行實驗了。為培養這些替身老鼠和測試4種藥物或藥物組合花費了2.55萬美元。

當年7月,結果出來了。一套4種藥物的組合——吉西他濱、多西他奇、阿伐麥布和依維莫司——在促使這些老鼠腫瘤萎縮中表現出“驚人療效”。負責邁克爾治療工作的腫瘤專家、斯隆-凱特琳癌病中心的萊納德·H·韋克斯勒博士說,腫瘤醫生一般不會選擇使用這種藥物組合。

這樣,邁克爾在接受一項使用另一種實驗藥的臨床試驗的同時,還將有備用的有效方案。

動物模型並非隻用於抗擊癌症

同時,動物“替身”試驗,並不限於抗癌領域。

哥倫比亞大學賽克斯教授領導該大學和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研究隊伍通過從人體髖骨提取骨髓樣本,在老鼠的身上複製了人的免疫係統。這項工作眼前的目標,是研究1型糖尿病(一種免疫係統疾病)的發病和發展。但她說,未來這種“用於個性化治療的免疫老鼠”可能會產生免疫細胞,這些細胞可以植入患者體內,幫助他們抵抗疾病。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傑弗裏·戈登博士將人體的腸道菌群移植到了老鼠體內。“人類化”的老鼠可能被用於研究工作,比如,研究飲食改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在治療癌症方麵,對老鼠有作用的藥物不一定適用於人類。但是一些研究發現,與常見移植技術中使用實驗室器皿培養的癌症細胞產生的腫瘤相比,從患者身上直接移植的腫瘤更接近人類疾病。

猶他大學乳腺癌研究人員阿拉納·韋爾曼說:“這是我們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方法。”

“替身”並不完美但有效

但是這些“替身”並不是完美的替代品。植入老鼠皮下的腫瘤的表現可能不會與它們在人體乳房、肺或者其他腫瘤提取器官中的表現一樣。與人類不同,實驗室的老鼠天生存在免疫係統缺陷,因此它們不會排斥人類腫瘤。

還有一些實際問題。有時候,患者的腫瘤根本不能在老鼠體內生長,至少需要4個月的時間才能培養出足夠多的老鼠來測試必要數量的藥物。紐約大學胸外科醫師哈維·帕斯博士表示,他推薦到冠軍腫瘤學公司的8名患者中有4名在老鼠試驗結果還沒出來前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