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專業學習小提琴後,經濟壓力一直很大。孫生龍妻子所在的單位登記聯係方式,同事們才得知她竟連手機都沒有,都很吃驚。其實,孫生龍一家人的生活原本還是比較滋潤的。女兒到上海就讀後,接踵而至的音樂培訓、差旅、國內外參賽,租房、生活開銷等成本猛增,孫生龍四處舉債,漸漸債台高築。為了省錢,他每天買菜不超過5塊錢,借錢成了家常便飯。一次他從朋友那裏借了3萬元給女兒買琴,讓女兒親自數錢,並與爸媽在借條上“簽字畫押”。孫同同數著錢哭了:“爸媽,我一定要做世界最頂級的小提琴演奏家。”孫生龍攬著女兒,淚花盈眶,依然不忘忽悠:“孩子啊,我們是天底下最苦的一家人,一家三口中數你最辛苦,你辛苦是為了你自己,我們辛苦卻都是為了你,理所當然你要最辛苦啊!”
學琴過程中,要強的孫同同經常被老師批評,難過得流淚。青春期的女兒還會和爸爸對著幹。
女兒喜歡狗,孫生龍給她買了一隻,死了,又買了一隻。2011年一個冬日,孫同同覺得室內狗味大,開窗透氣。有點感冒的孫生龍起床後發現家中所有窗子四敞大開,厲聲說道:“趕快關上。你隻顧自己開心,不考慮我死活,也太不懂事了。”孫同同也來了勁:“我不是你,怎麼會知道?!”
一來二去,爺倆互不相讓。孫生龍一巴掌打在女兒臉上。女兒“哇”地一下哭了:“你不是我爸!”孫生龍萬念俱灰,掐死女兒的心都有,感覺自己竟被深愛的女兒拋棄了,同樣歇斯底裏:“你說我不是你爸,我為你犧牲了那麼多,你想死啊!那好,從今天起,我不是你爸,你也不是我女兒。我不想繼續被你‘綁架’了。”
說完,他離家出走,漫無目的地開車上了高速公路,並給妻子電話:“我們打架了,你趕緊回家,兩個人的孩子為何一直綁在我一個人身上?現在,我不是她爸爸了,但你還是她媽,我要把她還給你。”最後在上海郊區的一家酒店停下。孫生龍優待了自己一回:住進套間,點了美味晚餐。躺在寬大的床上,他卻毫無睡意,自己是不是太沒出息了?女兒學琴這麼多年,吃的苦應該比自己多,壓力堆積其身,雖然他是心甘情願陪讀,但對於女兒何嚐不是壓力!何況,女兒現在正是低穀時期,需要的是父親的陪伴和鼓勵。他後悔把怨氣轉嫁給了女兒。
爸爸“離家出走”,孫同同感到了事態嚴重:“如果沒了爸爸,小提琴學習還怎麼進行下去?爸媽該多傷心啊!”深夜,“尷尬重逢”的父女握手言和。孫生龍說:“孩子,什麼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打過、罵過了後依然還在一張桌上吃飯啊。”孫生龍每天讀書,給自己鼓勁,客廳、廚房、衛生間,到處都貼滿了摘抄下來的勵誌語錄,美其名曰“大忽悠勵誌語錄”。孫同同從中逐漸讀懂了字裏行間深沉的父愛。
2010年9月,孫同同遠赴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和室內樂。機場分別時,孫生龍上前擁抱了女兒一下。父女倆都哭了。孫生龍突然發現,女兒拖著兩個近百斤的行李箱,背著鼓鼓囊囊的書包,還要拎著小提琴,由上海到北京再到維也納,弱不禁風的孩子該麵對多大挑戰啊!但他知道,讓女兒跑到遙遠的歐洲絕不僅僅是為了學習音樂。
2012年春,孫生龍意外遭遇車禍,所幸人無大礙。此時女兒遠在維也納求學,要不要把車禍的事告訴她?妻子說:“今天還有一個重要演出,不能幹擾她。”孫生龍則說:“告訴她爸爸出車禍了,比一百次提醒她‘注意安全’有效果。”他於是打電話平靜地告訴女兒自己出車禍了,然後問:“人世間什麼最重要?”孫同同回答:“生命。”孫生龍再問:“如果我這次丟了性命,你認為誰最傷心?”孫同同說:“你媽媽,我媽媽,還有我。”孫生龍說:“孩子,生命脆弱,爸爸再強大也是血肉之軀。如果在這個年紀離去,一定會留下太多遺憾。同同,你要時刻注意健康和安全。”女兒頓了頓,懂事地說:“爸爸,我們都要注意。”夜深了,孫生龍睡不著,特意給女兒在網上留言:“活著才是王道。爸爸不希望你太辛苦,希望你在不得不辛苦的時候,盡量讓自己吃好睡好。我們不要什麼頂天立地的‘家’,隻要一個健康快樂的‘娃’……”
很快,女兒的個頭超過了爸爸。每次回國,孫生龍都問女兒:“你知道爸爸很愛你嗎?”孫同同回答:“知道啊。”孫生龍緊追不舍:“你怎麼知道的?”孫同同回答:“你剛剛說的啊!”爺倆笑得人仰馬翻。有時他們也會暢想未來。孫同同預測:“爸爸,你未來一定非常有錢,太多不敢講,一億沒問題。”孫生龍問:“為什麼?”孫同同回答:“說不清,就是一種感覺,您有影響帶動他人的能力。”孫生龍浮想聯翩:“嗬嗬,看來,好爸爸也是誇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