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附錄三胡雪岩成敗的啟示(2)(1 / 3)

為了避免發生運現丟鏢事件,清朝各級官吏、豪紳、地主、鴉片販子、走私商人,都和票號發生了聯係,票號的業務飛速向前發展。及至經過鹹豐、同治年間的太平天國革命、撚軍革命以後,官府和票號的聯係更緊密了,不但官吏賣官鬻爵鑽營行賄的贓款,甚至軍餉、丁糧、厘金、賦稅和官府財政周轉也都由票號過局。

這時是日升昌的極盛時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升昌基礎穩固了,規模也更大了,一紙彙票一到,十萬百萬兩的現銀立即到手,於是信用顯赫,遠近皆聞。庚子年八國聯軍之役,西太後和光緒皇帝由京逃陝,路經山西平遙,日升昌是主要籌款票號之一,為此山西巡撫岑春煊給日升昌送了一塊“急公好義”的牌匾。

據在日升昌長沙分莊工作過的趙大綸告訴作者,當時日升昌的各省分莊如下:

北京——河北、天津、保定;山東——濟南、青島、煙台;山西——太原、曲沃、運城;陝西——西安、漢中、三原;河南——開封、鄭州、漯河;江蘇——上海、蘇州、揚州、鎮江;浙江——杭州、寧波;安徽——蚌埠、蕪湖;江西——南昌、九江;福建——福州、廈門;湖北——漢口、沙市、宜昌;湖南——長沙、嶽州、湘潭;四川——成都、重慶、萬縣;廣東——廣州、汕頭、瓊州、九龍;廣西——桂林、梧州;雲南——昆明、蒙自;貴州——貴陽。

從以上各省分莊來看,日升昌票號的觸角,幾乎伸到除東北、西北以外的整個中國。據說日升昌當時在各地分莊掛的招牌是“京都日升昌彙通天下”。

生活開始轉變

日升昌的資本,最初也不大,據日升昌的萬金賬記載:最初六年結賬一次。經過道光、鹹豐、同治30多年的發展,日積月累,在同治年間它的資本是每股12000兩銀子,東家李箴視30股,共資本36萬兩,這是財股。其次是人力股,總經理頂人力股一股,以下協理,各分莊的經理、協理,有頂8厘的,也有頂6厘、4厘、2厘的,甚至還有頂1厘的。後來四年結賬一次,每次分紅最多每股分過12000兩銀子,最少也在7、8千兩。東家平時不問號事,一切為經理所掌握,年終算賬時,隻是由總號賬房先生給他念念清單,他聽一下而已。到四年總決算時,他除主持按股分紅外,還要親到平遙總號評功論賞,表揚有功人員。

日升昌到了清光緒初年,營業額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峰。在山西票號中說來,它是首創者,名義上資本36萬兩,但常年流水何止千百萬兩。它與清政府的貴族大官僚們相勾結,不僅“彙通天下”,甚至官吏的升遷、捐官鬻爵、包攬訴訟;地方興革大事,都能從中操縱。這時的日升昌和道光初年間的日升昌,作風大相徑庭,從前那種多訪阿、勤跑腿、近者悅、遠者來的謙虛態度不見了;現在是眼睛向上看,媚上傲下,盛氣淩人,專門結交貴族官僚和豪紳地主,小商小販要和它做彙兌生意,起碼是500兩銀子一張彙票,少了不兌。日升昌的經理、夥友等,個個穿綢裹緞,派頭十足。出門訪友或回家探親,有人問他在哪家票號裏幹事,回答是洋洋得意的兩個字“昌記”,這就表明他是“天字第一號”的日升昌票號的夥友。

日升昌駐開封分莊的經理邱泰基,字履庵,平遙城內人,年輕時就到了日升昌工作,堂堂一表人才,能說會道,交際應酬,很有一手。他和開封的撫台、藩台結為盟兄把弟,出入衙門如回家裏一般。他外出訪客,坐著肩輿,來客投帖拜見,與官場無二。他能把河南全省的財政收入都從日升昌過局。

光緒某年,邱經理從開封回平遙總號,從河南起身,坐的綠圍四抬大轎,頭前一人騎著馬,一路上耀武揚威,如過官差。到了平遙的洪善驛,驛丞以為是過差,趕緊回報平遙縣,說有官差過境,縣知事率領三班衙役出東門接差,一看原來是日升昌的丘泰基老板,掃興而歸。日升昌平遙總經理張興邦,為了給平遙縣知事圓子,第二天擺設了三圓桌上等酒席,宴請了平遙縣知事和衙門裏的人員,大家見麵哈哈一笑了事。總號對邱泰基這種招搖撞騙,揮霍行為,也不問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