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附錄三胡雪岩成敗的啟示(1)(2 / 3)

胡雪岩曾經說過,本來我什麼都不是,現在有錢了,吃過,見過,玩過,樂過,最多赤條條來,再赤條條去,信口之言,竟成讖語。

胡雪岩的際遇對於建設一個成熟、完善、健康的市場經濟,不無啟示。

奢華鋪張是經商人的大忌

人有著各種各樣的欲望,許多欲望不加控製的話,會將一個人毀掉。“玩物喪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胡雪岩是個好色之人,他廣納小妾,影響了自己的生意。而山西日升昌票號便是因為經營者喜好奢華鋪張,疏於經營,才走下坡路的。

票號的誕生

清嘉慶年間,山西平遙西街開設了一個西玉成顏料行,經理是雷履泰,平遙洪堡村人。東家李箴視,人稱“李二魔子”,平遙達蒲村人。西玉成在北京設有分莊。當時晉中平、祁、介、太等縣的商人,在北京開幹果店和做其它生意的人不少,每逢年終結賬,他們都要給山西老家捎些銀錢,一般是從鏢局運現,運費既高,路上又常出差錯,頗感不便。

有人和北京西玉成經理商議,從北京往老家捎的銀錢,交到西玉成,由北京寫信到平遙西玉成取款,西玉成經理同意。起初不過是朋友或親戚關係,兩相撥兌,也不出什麼彙費和手續費。

後來同鄉們都覺得這個辦法便利,求撥兌的人越來越多,在雙方同意的原則下,出一小部分彙費。西玉成的東夥,由此感到這種生意比其它生意油水大,如廣為開展,獲利必多。東夥共同商定另設日升昌票號,專營彙兌和存放款業務,這是晉中第一家票號,時在1824年(清道光四年)。

日升昌成立後,果然銀錢彙兌業務繁榮。經理雷履泰是商場中的能手,熟悉生財之道,由此及彼地推想到中國其它各大城市,特別是沿海一帶,山西商人經營商業,銷貨兌款,往返從鏢局起運,諸多不便。

他深入地調查了晉中商人所經營的藥材、茶葉、夏布、綢緞、京廣雜貨進貨銷貨地點,就派了些精明幹練、誠實可靠的夥友,先後在漢口、天津、濟南、西安、開封、成都、重慶、長沙、廈門、廣州、桂林、南昌、蘇州、上海、揚州、鎮江等地設莊,和這些城市的山西商人拉關係,招攬彙兌業務。此處交款,彼地用錢,手續既簡便,信用又可靠。

這樣一來,不但山西人開設的商號和日升昌交往頻繁,而且外省人所開商號以及沿海一帶的米幫、絲幫,也多和日升昌打交道。日升昌業務於是蒸蒸日上,同它交往的人,涉及各行各業,真是門庭若市,一片興旺景象。

當時日升昌票號的彙費,一般在1%以上,存款月息是二三厘,放款月息七八厘。當時市麵上周轉的銀子,分碎銀、錠銀和元寶等幾種,元寶一般重50兩,從相互兌換平色中,也能得到不少利潤。“平”是論分量,“色”是論質量。票號有自己的成色標準,一般從“平”中有4%的收入,從“色”中有5-6%的盈餘。日升昌就從以上這些活動中,大大地發展壯大起來。

矛盾引發競爭

日升昌經理雷履泰,是日升昌票號的創始人,副經理也稱協理,是毛鴻羽,平遙邢村人。夥友們稱雷為大掌櫃;稱毛為二掌櫃。起初二人團結一致,遇事互相商議解決,相處很融洽。後來日升昌一天天壯大,業務日趨繁榮,分莊增加了,用人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