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質量是競爭的價碼
胡雪岩知道,壓價銷售絕非長久之計。
與人爭勝,物真價實是關鍵。
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上,矛盾無時無刻不存在著。正如中國道教中的陰陽一樣,萬事萬物都處在這種變化之中,所以,盡管陰陽可以互為消長,對手之間的力量可以互為消長,但是競爭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在自然界裏,它表現為物競天擇、汰弱留強的自然選擇;而在商場上,競爭則表現為經營者之間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而進行的你死我活的較量。
在如今的社會和市場條件下,競爭迫使經營者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拿到社會上以統一的指針和需要進行檢驗,以促使他們生產出質量更好、價格更低、成本更低的產品,同時也提供比他人更好的服務,經營者也隻有通過挑戰、應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胡雪岩的成功,也是從競爭中取得的。不光如此,他還常常在競爭中表現出一種“競爭有道”的良好素養,而這種素養在他與葉種德堂的較量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
葉種德堂本是官員葉譜山於1808年在杭州創立的,占地七畝有餘。因為前店後廠,規模宏大、設備齊全、資金雄厚,在清道光、鹹豐年間,生意極盛,同業者幾乎無法與它抗衡、競爭。不過,這種情況在胡雪岩的胡慶餘堂開業之後,很快就得到了改變,葉種德堂這下算是碰到對手了。
胡慶餘堂是怎樣招徠生意的呢?
胡慶餘堂以“戒欺”立業,使用道地的藥材,精細製作,再加上周到熱忱的服務,得到了顧客的盛譽,所以,一開張就生意興隆。眼看著顧客一個個全被胡慶餘堂吸引走了,葉種德堂的老板心裏非常著急。他經過一番苦苦思量之後,決定以降價的方式招徠顧客,來對付胡慶餘堂。所以,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裏,高麗參,胡慶餘堂要賣2錢銀子,它隻賣1兩7錢;淮山藥,胡慶餘堂要5厘紋銀,它隻賣4厘……凡此種種。
照常理來說,在消費力一定的情況下,價格的升降與消費的增減是成反比的,價格越低,消費者就越多。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葉種德堂的低價手段還真把顧客給吸引過去了。
生意秋了很多,胡慶餘的夥計都有點著急,但是胡雪岩卻沒有絲毫慌亂。他沒有跟著葉種德堂一起降價,而是在店堂外掛起了一塊寫著“真不二價”的金字招牌。胡雪岩知道,壓價銷售絕非長久之計,因為價格一低,就必然導致藥品質量的同步下降,而藥效一差,就會失去顧客。
“真不二價”的關鍵就是一個“真”字,所以胡慶餘堂嚴格控製進貨和加工兩個環節,力求做到“采辦務真,修製務精”,並在加工藥品時保證足秤足量。當時的很多藥號在出售人參時即使不缺斤短兩,但因為人參裏的含水量不同,顧客還是感到自己吃了虧。可是胡慶餘堂在購進人參後,總會事先在石灰裏放一下,以吸幹人參中的水分。這樣一來,胡慶餘堂雖然損失了一些利潤,然而這種份量足、成色好的“幹貨”人參,顧客買回去不但不會損耗,放幾天後,還會因吸收了水分,重量還會增加。顧客很開心,胡慶餘堂也贏得了人心,沒過多久,營業額就又直線上升了。
所以,在市場競爭中,雖然價格浮動可以對生產和消費起到明顯的調節作用,但是如果沒有物美、物真這個前提,僅僅價廉是無助於提高競爭力的。隻有在產品的質量、性能相同,而價格又低時,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人們常說“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也正說明了一個道理:商品的質量總是與商品的物化勞動成正比的,商品的價格又是由物化勞動決定的,所以,一般說來,質量高的商品所花的人工、物力成本總是相對高些,它的價格自然也要貴一些。雖然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能夠實現商品的薄利多銷,可是對於競爭來說,關鍵還是在於產品是否擁有優良的品質和質量。
“真不二價”這種競爭策略對任何行業都是適用的,所以,經營者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要想擴張自己的勢力,那就必須提高自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做到物真價實,贏得顧客的青睞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