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點產品產量=3,800,000/(10,000-6,200)=1,000(台)
計算結果表明,當生產量達到1,000台時,可以保本,高於1,000台就會有利潤,低於1,000台就將發生虧損。
計算保本點的產品產量時,如要考慮稅金因素,則計算公式應為:
保本點的產品產量=產品固定成本總額/(單位售價-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單位稅金)
假設該產品的稅率為5%,則:
保本點的產品產量=3,800,000/(10,000-6,200-10,000×5%)=1152(台)
24.什麼是保本點的銷售投入額?如何計算?
保本點的銷售收入,是指企業要實現多少銷售收入,才能抵補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當銷售收入高於該點時,就會有利潤,低於該點時,就將發生虧損,剛達到該點即為保本。計算公式如下:
保本點銷售收入額=固定成本總額/創利率
或=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
例:某企業生產某產品,單位成本8,000元,其中變動成本6,200元,單位售價10,000元,固定成本總額380萬元,則:
創利率=(10,000-6,200)/10,000×100%=38%
變動成本率=6,200/10,000×100%=62%
保本點的銷售收入額=3,800,000/38%=1,000萬元
計算保本點的銷售收入時,如要考慮稅金因素,其單位創利額、創利率、變動成本率的計算公式應為:
單位創利額=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
創利率=單位創利額(扣除稅金後)/單位售價×100%
變動成本率=(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單位售價×100%
假定該產品的產品稅率為5%,則:
單位創利額=10,000-6,200-10,000×5%=3,300元
創利率=3,300/10,000×100%=33%
變動成本率=(6,200=10,000×5%)/10,000×100%=67%
這時,保本點的銷售收入為:
保本點銷售收入額=3,800,000/33%=11,515,151元
或=3,800,000/(1-67%)=11,515,151元
如果計算多種產品保本點的銷售收入額,其公式為:
多種產品保本點的銷售收入額=固定成本總額/加權平均創利率
上述企業固定成本總額380萬元,假定加權平均創利率為41.5%,則:
多種產品保本點的銷售收入額=3,800,000/41.5%=9,156,627元
25.如何計算商品儲存保本期?
企業如果儲存商品時間過長,就要多付出利息、保管費,有不少商品還有自然損耗,因此,商品儲存時間要盡量縮短。
保本期就是當企業商品達到保本時的儲存時間。計算商品儲存保本期的公式如下:
保本期(天)=(毛利率-稅率-流通費率)/[(1-毛利率)×(日利息率=日保管費用率)]
例,某企業營銷A種商品,毛利率為16%,營業稅率為3%,流通費用率為2.92%,日利息率為2.5‰,日保管費用率為1.5‰。根據上列公式,A種商品保本期計算如下:
A種商品保本期(天)=(16%-3%-2.92%)/[(1-16%)×(2.5‰=1.5‰)=300天
26.什麼是目標利潤銷售量?如何計算?
目標利潤產品銷售量,是指企業為要達到規定的利潤目標需要銷售多少產品。測算達到目標利潤的產品銷售量,目的是為企業進行經營決策提供資料。如果計劃安排的產品銷售量小於該點,那麼,利潤目標就會落空。計算方法如下: 達到目標利潤的產品銷售數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單位創利額-稅金)
例:某企業生產某產品,單位成本8,000元,其中變動成本6,200元,單位售價10,000元,固定成本總額380萬元,目標利潤為280萬元,則:
達到280萬元利潤的銷售數量=(3,800,000=2,800,000)/(3,800-10,000×5%)=2000(台)
上述公式和例子把稅金的因素考慮進去了,如果不考慮稅金因素,其計算公式為:
達到目標利潤的產品銷售數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單位創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