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簡易核算(4)(1 / 3)

27.什麼是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如何計算?

達到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是指企業為要達到規定的利潤目標需要實現多少銷售收入額。其計算公式為:

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創利率

或=(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1-變動成本率)

根據上麵提供的資料數據,計算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如下:

達到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3,800,000=2,800,000)/38%=17,368,421元

計算達到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時,如考慮稅金因素,其公式為:

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單位售價]

據上麵提供資料數據,把稅金因素考慮進去,計算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額如下:

目標利潤銷售收入額=(3,800,000=2,800,000)/[(10,000-6,200-500)/10,000]=20,000,000元

28.什麼是經濟效益?

所謂經濟效益,一般是指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勞動耗費量和勞動占用量同取得的勞動成果量的比較,以及取得的勞動成果給整個社會(包括勞動群體和個人)所帶來的實際利益。用同樣的勞動耗費量和勞動占用量,所取得的勞動成果量越大,或同樣的勞動成果量,所耗費的勞動量和占用的勞動量越少,經濟效益就越好;反之,經濟效益就越差。從這裏可以看到,經濟效益的大小,同勞動成果量的大小成正比,而同所耗費的勞動量和所占用的勞動量的多少成反比。

上麵勞動耗費量指的是生產經營中實際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包裝物料、固定資產因使用磨損而提取的折舊費、職工的工資,等等。勞動占用量指的是企業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其貨幣表現就是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勞動成果最指的是企業生產的產品以及產品銷售後取得的收入和利潤等。因此,企業用的資金越少,成本越低,職工越少,而生產的產品越好、越多,銷售收入和取得的盈利越多,這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好;反之,經濟效益就越差。企業的推銷人員能把產品及時推銷出去,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而且為企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做出貢獻。

社會主義企業無論是生產產品,還是組織商品流通,目的是為了滿足整個社會的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對社會主義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內容。企業不僅僅是取得盈利,而且生產經營的商品在質量品種和數量上都要滿足人民的需要。

29.什麼是商業毛利額和毛利率?如何計算?

毛利額指商品銷售收入減去銷售商品進價後的餘額;毛和率是指已實現的毛利額占商品銷售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毛利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商品進價

毛利率=毛利率/商品銷售額×100%

例:某商店年商品銷售收入5,G00萬元,這些商品的進價為4,250萬元,則:

毛利額=5,000萬-4250萬=750萬元

毛利率=750萬/5,000萬×100%=15%

企業可以計算總的毛利額和毛利率,也可以分別計算各櫃組或各大類商品直至各種商品的毛利額、毛利率,以了解其毛利水平。

毛利率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在費用率和營業稅率一定的條件下,毛利率高,企業的商品經營利潤水平就會高,反之,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