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稅的稅率采用比例稅率,一般行業的營業稅稅率為3%或5%;少數行業(如商業批發、代購代銷和影劇院等)為10%,個別行業(如鐵道部直屬鐵路局運營的鐵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為15%,臨時經營的稅率為5—10%。
營業稅的起征點,財政部規定:經營商品零售業務的,月銷售收入額為200元~400元;經營其他業務的,月營業收入額為120元~200元;從事臨時經營的,每次(日)營業收入額為15元~30元。納稅人的營業收入額,凡達不到起征點的,免征營業稅;凡營業收入額超過起征點的,就收入的金額計算交納營業稅。
16.什麼是工業企業的純收入和利潤?
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減去產品成本以後的數額,稱為企業的純收入,它是企業勞動者所創造的剩餘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企業純收入包括產品銷售稅金和利潤兩部分。
產品銷售稅金是按產品銷售收入和國家規定的稅率計算的。
產品銷售利潤是企業純收入扣除銷售稅金後的餘下部分。利潤的多少,除了受產品銷售數量多少、價格和稅率高低的影響之外,主要受產品成本高低的影響。
企業除了產品銷售利潤以外,還有其他銷售利潤,如多餘材料銷售利潤、外購商品銷售利潤等。企業產品銷售利潤加其它銷售利潤,再加營業外收入,減營業外支出,就是企業的利潤總額。
例:某工廠年產品銷售收入為5,000萬元,成本為3800萬元,產品稅率為10%,營業外收支相抵後為零,則:
純收入=5,000萬-3,800萬=1,200萬元
利潤=5000萬-3800萬-(5000萬×10%)=700萬元
利潤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一項綜合指標,它既反映了生產的成果,又反映了生產的耗費和資金的占用,因而能比較綜合地反映企業增產節約和生產經營管理狀況。
17.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利潤率指標有哪些?
由於各個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條件、設備狀況、產品種類、原材料質地等不同,單從利潤絕對額看,還不能確切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企業之間也不能進行對比分析,因此,還必須考核利潤率指標。利潤率指標有以下幾種:
(1)成本利潤率,指銷售產品之後,取得的利潤額與該產品的生產成本之比。成本利潤率主要反映企業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企業成本越低,利潤越多,成本利潤率就越高。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利潤率=利潤額/產品生產成本額×100%
(2)資金利潤率,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得利潤與全部預付資金(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之比。資金利潤率主要反映企業資金的運用情況,企業資金充分利用,資金利潤率就高,它是判斷企業經營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資金利潤率=年度利潤總額/(年度固定資金平均占用額=年度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
(3)產值利潤率,指產品銷售之後取得的利潤額與該產品的產值之比,它是考核企業生產狀況的一項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值利潤率=利潤額/產品的產值×100%
(4)銷售利潤率,指一定時期內的產品銷售利潤與產品銷售收入的比率。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產品成本越低,銷售利潤率越高。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利潤率=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100%
(5)工資利潤率,指利潤額與該產品內所包含的職工工資額之比,也就是職工的剩餘勞動與必要勞動之比。工資利潤率高,說明剩餘勞動部分占的比重大,也就足職工對國家的貢獻大。其計算公式是:
工資利潤率=利潤額/產品中包含的工資總額×100%
18.什麼是企業所得稅?怎樣計算?
國營企業所得稅,是國家對全民所有製企業,就其生產經營所得和其它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屬收益課稅。
國營企業所得稅稅率,分為固定比例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兩種:大中型國營企業,適用55%的固定比例稅率;國營小型企業、飲食服務企業和營業性的賓館、飯店、招待所等,適用八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國營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1)適用55%固定比例稅率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2)適用八級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適當稅率-速算扣除數。
集體企業所得稅是以集體企業的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其稅率采用八級超額累進稅率,與國營小型企業使用的八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