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桂王賞錦(3 / 3)

“這四周的繃線,可以穿在吊杆上,然這幅壯錦掛在銅杆上,平整不起褶皺。”

老頭子也有些嫉妒盧燦的運氣,衝他點點手指,“好東西,還不趕緊收下?放在博物館中,既有曆史韻味,又有工藝欣賞價值。”

“在絲布藏品中,這件東西不可多得,台北也沒有呢。”

………………

驚喜不常見,但總會在不經意中冒出。

在用一千美元買下那幅賞錦後,盧燦很快又上手一件。

這是一件泛黑的銀器,彌足珍貴的是,它是明代“槌銀張”的一張打一體銀壺。

這把銀壺重量隻有一百四十二克,除去活動手柄,整壺的壺耳、壺嘴、壺體全部出自一張銀片,這種工藝,俗稱“一張打”。

現在的銀壺一張打工藝,水平最高的在東瀛,因此,很多人認為東瀛的“一張打”是他們的民族特色。現如今,盧燦手中的這把出自十六世紀的一張打老銀壺,生生的扇了那些人一記耳光。

整把壺,除去環扣活動提梁,高為二十三公分,壺底徑為十六公分,呈瘦高型,短嘴短柄,壺身鏨刻《蓮荷圖》,典型的溫酒銀壺。

整把壺纖秀可愛,可以完整的放在南方土灶的吊罐中,燒飯的同時順帶著溫酒。

槌銀張的落款,在手柄處。這位是苗裔,祖傳製銀工藝,他所製的銀器,在當時的滇黔蜀桂一帶,非常受歡迎。《昆城府誌》中,有他的介紹。

這把銀壺,盧燦以五百美元入手,即便達不到館藏級別,自己把玩也不錯。

今天,收獲最大的是馬輝義、溫阿四和奎榮三人。

老爺子眼叼,一整天,他也隻選擇了九件館藏級藏品,剩下的全部推到馬輝義三人處。

拍賣級的,其實也不多,三人挑選出二十來件準備維德拍賣的冬拍。

還有那些剩下的怎麼辦?

溫阿四走街串巷搜羅調景嶺長大,見阿燦看不上,連忙與馬輝義、奎榮商議,他們湊出部分資金,又在盧燦這裏拿了五千美元,三十、五十一件,買下來不少小東西。

盧燦和老爺子看不上,可不代表香江古玩市場的那些人看不上啊!不值錢,那也是古玩啊!放在南邊沒人要,運回香江可是不少利潤呢。

最後,他們三人收羅了七十多件各類古玩。

一直忙到天色擦黑,人群才漸漸散去。

盧燦伸了個懶腰,累了,渾身骨頭咯咯作響——今天他還幫溫阿四鑒定不少物件。

“不對!”老先生一件件擺弄自己精挑細選的九件物品,忽然冒出這個詞。

“怎麼不對了?有贗品?”盧燦嚇一跳。

這九件都是自己和李林燦看過的,還會有假貨?

老頭子連忙擺手,指指桌上的物品,“你沒看明白?”

五件瓷器、兩件銅器、一件傳世老羊脂玉配、一件壯錦,對啊,沒錯啊?盧燦看看他。

“你個傻瓜!”李林燦伸手就在盧燦的後腦勺上來一下,怒其不爭的吼吼道,“有字畫嗎?有古籍嗎?這才是收藏的大項呢!今天有幾個人帶字畫書籍來的?”

“笨死了你都!”他臨了還瞪了盧燦一眼。

盧燦眼睛轉轉,自己這是挨打了?在家也沒人敢上手動自己啊,連暴脾氣王鼎新老爺子也不會,更別說盧嘉錫了!

靠,被打了,還得往下咽。

老家夥說的有道理,字畫、古籍去哪兒了?當初回民起義,不搶字畫?

這也太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