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現在,幾人都圍在一幅壯錦麵前,嘖嘖稱歎。
這是一幅壯族傳統手工織錦,寬約一米二,長幅約八尺。其圖案,中為龍鳳,四周為大萬字紋飾邊,紅色為底,金線點綴,富麗堂皇。整幅壯錦,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及金線為緯,采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
最為關鍵的是,上麵有織有九個字“桂尊親王降梧萬壽安”。
有了這九個字,這已經不僅僅是精美的壯錦,而是一幅珍貴的曆史文物。李林燦很激動,幹瘦的手指,一遍遍的摸著這九個金絲攀織的字體。
盧燦並非考古,但也能看出這九個字,語意有矛盾。前麵稱呼是桂尊親王,表明是獻給親王的禮物,後麵卻用上“萬壽”這一皇帝專用的稱呼!
是不是很奇怪?
這裏一定有故事,李林燦一直想要說話,盧燦很適時的遞出台階,他笑著問道:“李老,您給大家講講?”
老家夥撓了撓耳根,指指桂尊親王問道,“這人你們知道嗎?”
“桂尊親王降梧”說的是明末桂王朱常灜的事情。桂王朱常灜的藩王府在衡州,崇禎十六年(1643)年底,張獻忠攻陷衡陽,桂王朱常瀛攜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廣西梧州避難。
“不錯,就是這人!他的兒子,就是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對盧燦的回答,他比較滿意,點點頭,又指了指後麵的“萬壽安”三字反問盧燦,“你該不會以為他稱帝了吧。”
盧燦一愣,這如何判定?他所知道的,史書中沒有朱常瀛稱帝的記錄。
“這是監國親王所特有的榮耀,可以稱萬壽。這件壯錦,應該是他抵臨梧州後,當地官員組織送來的貢品。這九個字,足以證明,當時的朱常瀛已經是公認的監國親王。”
“也算是解決一樁曆史疑案!”
老頭子意猶未盡,摸摸下巴,遺憾的搖搖頭,“明末的那段曆史,一塌糊塗。”
“讓重病在身的桂王朱常瀛監國,這幫大臣,究竟怎麼想的?而且,他這監國親王,和隆武帝朱聿鍵關係還很差。兩人的地理位置,一在桂,一在粵,相聚十萬八千裏!”
“這算監哪門子國?”老頭子連連感慨。
這幅壯錦應該一直被壓在箱子底下,折痕清晰明顯,沒有跳線和缺損,其上還有一股淡淡的樟腦味,所以保存的非常好。
“你知道這幅壯錦是幹什麼用的嗎?”收到好東西,老頭子興致很高,又考起盧燦來。
盧燦所知,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因為其厚重、方格紋飾明顯,故最適合作被麵、褥麵、背包、掛包、圍裙和台布等。
但老頭子這麼問,這幅壯錦明顯不是常規用途啊?
鑒定鑒定,要是藏品什麼用途都摸不清,還鑒定個屁啊!
盧燦來了興趣,“四哥,幫我整理一下!我再看看。”
溫阿四與馬輝義手快,將這幅壯錦撐起來,寬約一米二,長幅八尺,平攤開來像一幅畫。咦?是不是真的是一幅掛畫?
心中有了計較之後,再看所織的九個字,在整幅蜀錦的上側,從右到左排列,整個布局,越看越像一幅橫軸掛畫!
靠,還真是!
盧燦兩輩子也沒見過這種型製的壯錦。
這件東西珍貴了!壯錦中獨一無二的“賞錦”!
“你說的沒錯,這是一幅橫幅中堂織錦……”李林燦撚了撚邊角,那裏有特別縫製的布帶,盧燦最開始還以為是捆紮用的,看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