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安西王冠(2 / 3)

密庫的麵積有八十平米左右,碗口粗的白鐵皮管道在密室頂端整整繞行一周——它傳送火炕的熱量進入密室,使室內常年保持幹燥。密庫四周,刷了一層生石灰,這是為了防蟲。

密室頂部,還有一個排風口。盧燦估摸著位置,應該在火炕炕沿的遮掩下。因此,這裏雖然處於地下,並不憋悶。

為了防腐,室內的桁架全部選用柚木,上麵鋪上一層棉布,然後才放置物件。這種桁架,一共有六列。柚木桁架分為上下兩層,為避免地氣,下層離地也有兩尺高。

最裏麵,托放物品的是木床,床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金屬器。

“福老,當鋪這些年的存貨,都在這裏?”盧燦問道。

這裏貨品雖然不少,可還沒到讓盧燦吃驚的地步。要知道福記當鋪經營三十年,這裏頂多隻有兩千件,數量可不算豐沛。

“不少了!”福老感慨的搖搖頭,“果敢不是中原,也不是香江,這方圓五十裏,也不過七八萬人口。家中有老物件典當的,其實基本上都是從內陸過來的,這樣的人家更少。”

呃,還真是這樣。自己習慣性用香江典當行的庫存量來比較。

“其實數量要比這還多一些。”福老“這些年,感覺一般的玉器珠寶,都轉給小六子,大家還要生活不是?阿坤他爺爺,也拿走一部分。”

“剩下可出售的,都在這裏。”他指指盧燦手中的賬冊。

“加上外麵的十八件,一共兩千一百一十七件,都算比較珍貴的。”

“盧少是準備打包?還是挑選?”他話語一轉,問道。

“老先生,我可以先看看嗎?”

盧燦沒急著回答,來到桁架前麵,拿起掛在支柱上的一雙手套,他需要檢驗一番。在察覺福老極有可能是明鬼派傳人之後,盧燦還是提高了警覺性。

第一排桁架,一半的位置放置著卷軸,是字畫,不多,隻有大約三十來幅,想來精品都被楊啟誌挑選走了。

解開卷軸上的絲綢,盧燦讓楊坤幫忙攤開。

這是一幅題字山水,禿筆渴墨,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滯,禿筆而不幹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川深厚,山峰奇峻,絕壁險峭,草木華滋。

左上角有鈐印“髡[kūn]殘”。

這是一幅劉介丘的《山居圖》,絕對的上品貨色。

髡[kūn]殘是明末清初的畫家。本姓劉,出家為僧後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與石濤合稱\"二石\",又與八大山人,弘仁,石濤合稱為“清初四畫僧”。

劉介丘年輕時參加南明何騰蛟的抗清隊伍,兵敗後出家為僧,其人其節都值得讚歎。

“福老,這幅畫,楊老爺子怎麼沒……”盧燦詫異的問道。

福老麵色淡然,“他拿走的那幅,更好。”

盧燦苦笑,想必當初收來兩幅劉介丘的字畫,楊啟誌挑選走的那一幅,要比這更出色。

支援兩幅畫,算什麼大不了。

“阿燦,你想看看我爺爺收藏的字畫嗎?我回去幫你說說看。”楊坤見盧燦如此神色,在一旁說道。

盧燦確實有這想法,可還是按捺下來,自己和楊天和關係不錯,但和楊啟誌,隻是第一次見麵,而楊啟誌本人,雖然看起來客氣,本意如何,盧燦還真的揣摩不透。

“算了,你爺爺將字畫視若珍寶,外人難得一見,沒必要這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