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落下,破碎的冰晶好似被牽引而起,從腳下浮起,繞著他做周轉狀,好似他身處一片晶瑩剔透的星河之海。
第四步落定。
“四時天定,生:風、霜、雨、雪。霓、虹、雲、霧。雷、霆、電、閃。四時十二象,象節作月出。”
所謂“四時十二象,象節作月出”,是祭祀一族對於天時最初做出的勘定,並以十二象為節點,將一年定為十二個月份,而這十二四時象每一象便代表著一個月份。
可以得知,對於星曆軌跡和天地時令的定製,自上古便有人能夠意識到,並且初步製定出了雛形。
第五步落定。
“天垂象,地覆形。有:山、川、穀、澗、嶽、丘、嶺。江、河、湖、海、瀆、濱、灣。天垂煥奇之象,地生牛龍之形。”
天象既現,山河落定,人間格局大成。
在四周,隆起的地脈好似有馱山牛翻身一樣,緩慢翻蠕,高低錯落,為山為川為穀為澗為嶽為丘為嶺,以一條地脈為依托,生生形成了一座袖珍山勢格局。
又有凍結的冰塊融化成水,順著好似變遷的地脈蜿蜒流淌,彙入錯亂山勢之中,為江為河為湖為海為瀆為濱為灣,儼然生成一片水利格局。
他腳踩著山河格局而過,又落下一步。
第六步落定。
“天時、地利、人和。三才在位,日月同天,人居其中。”
在文字尚未鼎盛興起之時,此句是有囊括天威地象之力的,後世有一句更為言簡意賅的話:三才者,天地人。
此話一落,被大火燒破的氣勢再度攀升,幾個喘息過後,他那一身氣勢竟是比之前更勝一籌。
天時地利皆起後,喚出人和,身處百丈冰封之地內,他便是“人和”之所在,其存在的意義,正如虛妄之城內,那老道人坐擁一城。
第七步落定。
“手捧天地,我為蒼生牽掛。掌托人間,我來拿捏造化。”
而後他輕輕彎腰,一手按落在腳下。
頓時間,天地寂然無聲,熊熊呼嘯的風火之音一刹靜寂。
其腳下的百丈之地如廢墟升起高台一般,將向上抬升。
百丈天地格局,他矗立此間,好似一位上古巨人。
以古老的祝祭之禮,祭起一座百丈人間天地。
霸道至極的術法。
殷玄娘見到竟然憑空捏造出一座百丈天地,他身處此間,好似立地撐天的上古巨人一般,心頭震撼不已。
哪怕她出自更為神秘的商丘禹王台,依舊難以置信,如今人世間還有人能夠以古祝之禮營造人間格局。
這一手比起兵陰陽家營造古戰場遺址更為可怖。
殷玄娘隻從家族族老口中聽到過這種事跡,根本不曾想到,有生之年,能夠親眼見證。
其實在少女家族鼎盛的時代,祭祀一族就已經逐代沒落了。
正是以殷玄娘家族所代表的各大勢力,祭養圖騰,為祭祀一族帶來了極大的衝擊,才使得這一脈出現一種不可阻遏的式微之勢。
人們轉而去信陽圖騰,摒棄了祭祀一族為代表的鬼神之說,因此整個祭祀一族便不再被人認可接受。
圖騰之力所帶來的力量增幅簡單而狂暴,讓人能夠親身體驗到。
少女認出了這記術法的來源,是“七步祝天咒”,一種極其古老的祝咒之術,被人冠以“口祝咒,築天地”的美譽。
每落下一步,便能捏造或天象或地利,最終天象地利與呼咒之人相互勾連,生出人和。
祝咒一起,七步為落,天地祝中生。
但殷玄娘知道這是世人對這部祝咒的褒獎之詞,其實由祝咒引發而出的“人間格局”並非什麼捏造而出的天地,它隻是祭祀一族請敕的祭壇。
兵陰陽家打造古戰場遺址的手段,有一部分就是借鑒於此。
一種廣義上的“薪火相傳”而已,又或者說是“文化融合”,總之,哪怕隻是曾經鼎盛一時的家族,沒落之後,亦會有諸多優點可以被後世之人拿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