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連續25點都在控製線內;
②連續35點中在界外的點不超過1點;
③連續100點中出界的點不超過2點。
對於出界點,要找出異常的原因加以排除。
下列情況之一的,可判斷為異常,應尋找原因並加以排除,否則會造成不好後果。
①鏈長7(在中心線上側或下側連續出現的點叫鏈,鏈長即在同一側連續出現的點子數)。
②傾向:連續至少7個點的排列出現逐漸上升或下降。
③同側(多個點子出現在中心線的上側或下側):若連續11點中至少有10點、連續14點中至少有12點、連續17點中至少有14點或連續20點中至少有16點出現同側。
④點子接近控製界限,落在(μ+2σ與μ+3σ)和(μ-2σ與μ-3σ)之間:連續3點中至少2點接近控製線;連續7點中至少3點接近控製線;連續10點中至少4點接近控製線。
⑤點子集中在中心線附近。
⑥點子超出控製界限外但不符合穩定控製狀態的判別規律時。
2.控製圖的分析
第一,x控製圖表示在過程中樣品n的質量分布中心位置。分布中心出現水平移動,x點子也隨之移動,很可能落在控製界限之外。分布中心沒有移動,x點子也無移動,但一般在控製界限之內。分布中心有了上升和下降的傾向,在生產過程中如加工餘量、材料硬度、機床挑重擔、刀具磨損、操作者看錯圖紙、檢驗員測量的係統誤差等出現異常變動時,它就對全部產品產生相同的影響,使x點子的運動有了上述異常情況,但對分布的離散程度並無影響。
第二,R控製圖表示在過程中產品質量離散程度。影響R的主要原因是質量分布的離散範圍。如果過程穩定,出界的點子是不會出現的。若R圖的中心線上升並在新的水平上保持穩定,就說明新的外來原因又演變為固有原因,例如材料性能下降,操作者勞動強度增加,技術水平下降,機床維修水平降低,工具設計不良都可產生上述結果。如果這些因素消除,R的中心線就會下降,也就消除了演變為固有原因的外來原因。因此,在判定過程是否穩定,R圖反映最靈敏,必須加以密切注意。
第三,x-R控製圖是表示過程中樣品n的點子運動規律,因此必須把x圖和R圖結合起來觀察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如果質量分布是左右對稱的,x與R圖上的點子之間沒有任何對應關係,x點子高,R點子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如果質量分布是偏向的,x及R圖上的點子之間可能出現某種對應關係。如偏向程度越大,這種對應關係的傾向越大,在觀察分析中要密切結合實際,深入、具體地調查了解,並提高識圖能力,判定出有效的各種判別規程,就一定會使過程質量得到提高。
5.8.6應用控製圖的注意事項
控製圖一般有兩種用途:分析和控製。作分析時,取數據應在現場一次或兩次取完。
用控製圖分析過程是否穩定,找出不穩定的原因,在研究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異常因素,使過程變成穩定狀況。作控製時,需根據分析時規定的程序隔一定時間連續取足子樣數n。通過計算,在控製圖上標點。如果有點子出界或表現異常,就說明在取數據這段時間內過程質量不穩定,不合格品有可能出現或已大量出現,這時必須密切注意或停產,並根據分析時判定的規程或標準采取措施,使之恢複正常後再繼續生產或加工,使工序質量得到控製,控製圖也應在圖上注明現場變動情況,以及對異常點子采取的措施作為技術資料存檔,以備查考。
分析-控製-分析-控製,循環反複是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途徑。
思考題
1.請列舉一個運用PDCA程序進行改進的例子,並詳細說明各個步驟的具體工作內容。
2.某廠2003年質量成本的數據資料,依據表中數據製作一張排列圖,並作簡要分析。
3.某公司希望車間主任的工作重點放在工作指導和改善活動上,於2003年8月份收集數據統計後,發現情況並不好,於是著手對車間主任進行培訓;並於年底(12月份)收集數據,請根據8月份和12月份的數據分別製作排列圖,並回答以下問題:
(1)8月份車間主任的工作時間主要花在哪些地方?
(2)8月份車間主任花在工作指導和改善活動的時間占全部時間的百分之多少?
(3)12月份車間主任工作時間主要花在哪些地方?
(4)12月份車間主任花在工作指導和改善活動的時間占全部時間的百分之多少?與8月份相比,進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