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柳工:從機械到智能(2 / 2)

國際觸手

目前,柳工的製造工廠和營銷網絡布局初具規模。在全國包括柳州、上海、江蘇鎮江、江陰、揚州、安徽蚌埠、天津在內的國內製造基地,柳工打造了行業最具競爭力的全球營銷和服務配件網絡,在國內有130多家實力雄厚的一級經銷網絡和900多家經銷服務網點,保證了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對市場做出反應。在柳工的“十二五”規劃中,“國際化”占據了大幅篇章,並希望在2015年能夠在全公司實現信息共享,目前在印度、北美、歐洲都有專線,全球10家營銷子公司從營銷、配件、在線支持都將全麵采用統一的係統,目前的投入已經接近4億元人民幣。對比來看,“十一五”柳工的重點是構建全麵的係統,“十二五”的重點將是優化、整合來實現效率和業績的提升。

實施上,近幾年柳工實施國際化戰略成效顯著,柳工海外銷售收入占比超過了15%,目前柳工在海外80個國家的代理商超過100家,全球建設8個零件配件中心,在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印度等地區分別成立了麵向國際區域的營銷公司,2008年在印度開始建設柳工第一個海外製造工廠。

國際化,不單是柳工的目標,更是平台。

在柳工的國際化路徑中,從2003年開始在全球建立廣泛營銷網絡,到2008年開始在印度建工廠一年即投產,預計到2015年,全球製造基地布局基本完成。

企業要國際化,先是產品要送到國際市場,然後製造要實現國際化,最後一步才能實現國際化的整體布局。這十幾年中柳工根據全球區域和產業布局特點,準確布點,尋找適宜的國家建廠,進行兼並收購,每一步都無法脫離信息化的支持。

因此,在柳工的“十二五”規劃中,信息化麵臨重新定位的問題。柳工信息技術部相關負責人解釋,比較而言,2005年之前信息化是單純的技術運用,IT部門對於企業來說,是提供IT技術的一個部門,對於業務部門來說,IT部門的價值在於能不能讓技術用起來,能不能給業務部門提供完善有效的解決方案,使效率提高。但如今,IT的地位實際上已經變成合作夥伴的關係,業務部門和IT部門形成一個合作夥伴,IT部門要展示它支撐業務的能力,對於IT部門來說,真正的挑戰一直都在。麵對柳工國際化的要求,海外市場的信息彙總及分析效率將直接影響企業對於產品設計和生產的控製;再比如快速投產的海外工廠必須能夠在管理上與國內保持一致,才能實現最起碼的同步控製。因此,麵對國際化的企業戰略目標,信息化必須時刻保持高強度的推動型,從生產到企業管理的要求都會提高。這一目標將會持續到“十二五”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