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速發展先進製造業應成為國家戰略(2 / 2)

分析世界先進製造技術發展趨勢,參考工業發達國家提出的重點發展技術領域,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從我國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基礎出發,應選擇對我國製造業和各行業發展帶有基礎、共性和引領的領域作為未來十年我國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重點。建議近期發展的重點是:智能製造;集成電路製造;增量製造;工業機器人;激光加工;顯示器件製造;光電子器件製造;生物製造;微納製造;新材料。

措施建議

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對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繼續保持我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優勢至關重要,對未來我國經濟和國防建設具有深遠影響,建議國務院將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列入議事日程,並成為我國未來二十年的國家戰略。設立高層次的領導和組織協調機構,付諸實施。製定未來十年、二十年先進製造業發展戰略,同時著手製訂《2015-2025年我國先進製造發展計劃》,對我國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目標、技術路線、重大工程、人才育成、對外合作、政策措施等進行細致謀劃和縱深部署。

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必須在政府主導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的拉動和推進作用,營造有利於先進製造業發展的製度、政策和社會環境。充分運用金融、稅收等杠杆,擴大風險投資基金,促進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的小微企業創業、成長和壯大。製訂有關普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投放到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鼓勵創新、嗬護創新。建立和加強服務機構,提高創新效率,降低先進製造業企業運行成本。提高從事先進製造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從而吸引優秀人才,使先進製造業成為社會擇業首選。

建立先進製造業創新網絡,完善我國製造業技術創新體係。成立中國先進製造研究中心,開展前瞻性、基礎性先進製造技術的研究;並與各地各部門的有關先進製造的研究(工作)機構,建立先進製造創新網絡,以克服重複研究、整合相關資源。國家每年撥出一定經費支持中心從事先進製造技術研究和開展相關工作。

針對我國製造業現有技術創新體係的三個薄弱環節,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改進和完善。一是加強原始創新能力。加大國家和企業在原始創新研究中的投入,著力推進原始創新商業化進程。二是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能力。發揮先進製造創新網絡的整體效應,形成一個基於網絡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究群體。三是加強科技轉化能力。改造與提升一批生產力促進中心,同時建立一批服務中心,著重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構建有利於先進製造技術發展的教育體係。發展先進製造技術與產業,迫切需要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改革現行教育製度,以利於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技能型人才茁壯成長。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要加強工程技術教育,鼓勵學生創新活動,有利學生創新思維,變被動式教學為互動式、討論式。在大學本科教育中設立先進製造技術助學金,資助有誌於奉獻我國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學生。鼓勵大學畢業生和老師在先進製造領域創業。

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建設一批先進製造技術專業的職業技術學院和技工學校,保持穩定並形成特色,避免不斷“升級”而形成的空缺。提高這些學校的師資待遇,改善教學條件。在企業和有關單位中建立職業生涯雙通道製度,建立技術工人、技師、高級技師、技藝大師的晉升製度。設立先進製造技術創意大獎和技藝大獎。

教育體係的改革與社會環境氛圍密切相關,要營造就學先進製造技術、就業先進製造業、貢獻於先進製造業光榮的社會意識和環境,要從小學教育做起。

培育發展若幹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根據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國先進製造業發展重點,在現有的製造業產業集聚區中引導一批有條件的區域,培育發展先進製造業,轉換園區建設和發展思路,加強區域內產業的配套協作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發展一批應用服務提供商,使區域內企業成為有機的整體,從而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同時在製造業較集中的地區,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培育和發展一批新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避免走工業園區劃定地塊、招商引資、同類歸並的老路,促進先進製造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