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化融合落實到位
半月譚
兩化融合是國家戰略,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而作為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更是幾乎每個月都會召開相關會議,研究和部署兩化融合的推進與落實。
7月24日,召開部長辦公會,討論審議通過了兩化融合專項行動計劃。8月8日,召開了全係統的年中電視電話會議,對兩化深度融合的意義、任務、目標以及各個方麵的要求都給出了詳細的說明。9月11日,再一次召開部長辦公會研究兩化融合專項行動計劃的落實情況,信息化推進司和相關司局都做了彙報。10月15日,召開全係統落實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若幹重點任務現場工作會,就相關話題以及兩化深度融合區域試點示範推進工作進行深入全麵的討論交流,以指導下一步的工作。
我國目前已進入資源要素緊約時期,麵臨成本上升和需求放緩的“雙重擠壓”。站在產業升級的曆史關口,這要求我們更加注重技術進步、結構優化、產業升級,這是實現新一輪增長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是重要的支撐和跳板。但曆史和國情決定我們既不能走發達國家工業化完成之後再搞信息化的老路,也不能跨越工業化階段孤立地搞信息化,唯一可行的選擇就是工業化與信息化並舉,通過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通過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正如苗圩部長所強調的,“推進兩化融合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麵廣,任務艱巨繁重,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經過最近幾年的宣傳和教育,對於兩化融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可以說基本有了充分的認識。現在困惑大家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去做?”
兩化融合是一場新的革命,會牽扯到社會和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麵對如此複雜而又龐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和企業的魄力、能力和勇氣。
在兩化融合公司的推進思路和方式上,我國政府采取了“手把手教學”的方式,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打好架子,指明方向。比如,由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牽頭,14個相關司局共同參與的“兩化融合工作組”確立的點、線、麵、體的整體推進思路。而在不久前出台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中,更是明確地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出了8項具體任務。
不可否認,在兩化融合的初級階段,這樣的做法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避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情況發生,實際上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兩化融合工作邁入縱深,地方政府和企業兩化融合意識的不斷增強,行為由被動變為主動,這種一刀切的推進模式難免顯露其弊端。
我們認為,“從實際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應該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兩化融合推進工作的方法論。兩化融合是要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個深層次的現實問題——調結構,促轉型,如果脫離實際,照搬硬套,千篇一律,那麼兩化融合便會流於形式,成為政績工程和麵子工程,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有悖於黨和政府發展兩化融合的初衷。而且在兩化融合的工作中,我們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如果麵麵俱到,反而會顧此失彼,風險反而會加大,因此“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必要而且必須的。
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再來談目標、談切入點才不會紙上談兵,才能真正將兩化融合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