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發揮CIO協會、聯盟等自發組織的作用,共同推進兩化融合工作。
四、加強示範引領,推動企業兩化融合取得新成效
企業是兩化融合的主體。一直以來,工信部十分注重通過發現典型、總結推廣經驗的方式,引導行業兩化融合整體水平提升。2012年,工信部確定了27個行業(領域)的218家企業為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範企業。總體來看,示範企業兩化融合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代表了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
一是數字化研發設計應用普及,提升了工業產品創新能力。數字化研發設計軟件在各類企業應用較為普遍,模塊化設計、量身訂做等個性化定製模式在服裝、家具、家電等行業不斷湧現,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的先進企業建立了數字化設計研發平台,實現異地、多學科的協同設計。
二是工業裝備水平不斷改進,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示範企業中成套設備、數控機床等裝備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流程行業,大部分企業實現了生產設備與生產控製係統集成。
三是信息技術融入生產過程,提高了生產柔性和精益化水平。鋼鐵、石化、水泥、製藥等流程行業的示範企業實現了製造執行與上層管理、底層控製係統的初步集成。少數企業通過製造與管理集成,形成了以銷定產、管控銜接的精益生產模式。
四是經營管理信息化得到普及,促進了企業管理創新。通過管理信息係統應用實現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集成,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庫存,提高了質量。汽車、家電、食品等部分行業物流供應鏈和客戶關係管理係統應用廣泛,提高了企業內外部協同工作效率和質量。企業信息化集成應用,催生了新型生產經營模式,推動了企業管理創新。
五是提高了企業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水平。鋼鐵、石化、輕工等高耗能、高汙染企業,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對資源和能源進行集中監管,實現了很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六是催生出一批具有成長空間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在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化、研發設計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先進企業,支撐著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
下一步,企業兩化深度融合要注重以下五個方麵:
一要堅持企業主體。要始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來推進兩化融合。兩化深度融合主要目的實現、主要落腳點、主要動力、主要經驗都來自企業,也落實在企業。
二要堅持創新驅動。創新是企業的靈魂,要把增強創新發展能力作為推動企業兩化融合的基點,以信息化促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製度創新、模式創新,優化產品結構、變革生產方式,使企業發展從要素驅動轉為創新驅動。
三要堅持效果導向。兩化融合的實際效益必須反映在企業競爭力提升、生產成本降低、利潤提高、節能降耗等這些具體的企業經營指標。
四要提高信息化服務能力。企業在推進兩化融合發展時,要把IT供應鏈管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僅要研究企業生產產品的供應鏈,也要研究本企業、行業兩化融合過程中與IT相關部分的供應鏈和產品鏈,共同提升價值鏈,形成適應兩化融合發展需要的IT供應鏈、價值鏈、生態鏈。
五要發揮好試點和示範的作用。企業兩化深度融合試點,重在探索,先行先試。示範重在引導,要把示範中形成的經驗、模式和方法,在同行業中進行普及和推廣。要通過試點探索、示範引導,通過一個個台階,形成行業梯級帶動提升的發展態勢,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五、加強創新,推動電子商務集成創新發展取得新突破
(一)不斷深化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高度重視電子商務推進工作
電子商務是信息化條件下的新型經濟活動。在企業層麵,電子商務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場、創新經營模式。在產業層麵,電子商務能促進產業組織結構調整,一是通過優化產業鏈協作關係促進產業組織的強化和柔性化,促進高效靈活的產業鏈協作關係形成;二是促進流通環節的扁平化和專業化;三是促進以電子商務信息和交易為龍頭的新型服務業群體發展。在國際競爭層麵,電子商務可以實現對全球資源、市場信息的獲取和反應,提高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能力。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近期連續出台的一係列政策文件中,都對電子商務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國務院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幹意見》、國辦《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從不同角度對電子商務進行了政策安排。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宣部、中財辦、全國人大等領導機關近來也不斷加強對電子商務調研,國務院領導也多次對電子商務工作進行批示。《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中,也專門部署了“電子商務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創新行動”的重點行動任務。
(二)準確把握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