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建設相關問題探討
管理信息化
作者:徐霞
摘要:對製造型企業來講,如何確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有效推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對企業信息化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 需求分析 軟件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現狀
我國的信息化建設目前仍處於培育階段,市場不成熟,企業信息化缺乏統一規範和標準,在應用中所表現出的直接效能與價值有很大的差異。
(一)軟件產品與企業需求不協同。進入20世紀90年代,有不少國外ERP軟件湧入,如Oracle,SAP等。後來國產軟件開始興起,如用友、金蝶等。如何在名目繁多的軟件產品中選擇適合企業的管理軟件尤其重要。
(二)信息化效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信息化主要以財務為中心,信息化建設基本先上財務係統,逐步增加部分核心業務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銷售、製造、采購等供應鏈管理係統。核心業務中研發、質量、人力資源等其他管理流程基本沒得到充分應用。
(三)項目實施成功率偏低。目前國內的信息化係統應用中,能夠按期、按預算成功實現係統集成的占少數,大部分以失敗告終。
二、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對信息化的理解不準確,人員素質不高。有些企業把信息化當作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工具,沒有真正了解和掌握信息化的實質,對實施信息化是企業解決資源最優配置,提高競爭優勢的一個過程沒有足夠的認識。信息化實施的過程,要求人員既要熟悉係統,也要熟悉流程,這對企業人員的素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種知識和信息的融會貫通,需要有針對性的培訓,也需要人員有一個熟悉和適應的過程。
(二)管理基礎準備不足。企業在實施信息化時應做好業務流程、管理模式等變革的準備,隻有內部管理流程與信息化的管理特點相適應,才能實施成功。信息化係統運行需要準確和完整的基礎數據,然而,90%以上的企業存在基礎數據不能滿足要求的問題。基本上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進行補課,帶動或彌補信息資源的基礎建設。
(三)需求分析不到位。企業信息化的內容非常廣泛,各類信息化係統隻能解決某方麵的問題。有些企業事前未能充分了解信息化係統的功能和作用,盲目引進,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才發現產品功能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要想改動程序設計又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於是企業隻能被信息化牽著鼻子走,使用少部分模塊,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四)軟件本身的不足。各類軟件開發商,出於自身開發成本和收益的考慮,通常安全性、穩定性、通用性強,而針對性和靈活性不足,在與其他係統的集成方麵往往還有很多限製。所以軟件不能滿足某些企業個性化的需求。如果單獨進行後期開發,這往往又要加大投資。
三、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設項目相關情況介紹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以來一直使用用友財務軟件,2003年啟用了供需鏈的ERP係統。為了使企業在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等方麵有明顯改進和創新,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信息化建設的戰略。經過多次摸底研討,2012年初項目開始啟動,2012年末正式上線,實現了財務、供需鏈、產品研發設計、質量控製、人力資源和OA的集成。整個信息化建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信息集成度高。形成了一個以經營為龍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生產製造為主線,將產品研發、工藝、人、財、物、供、產、銷等企業全部資源納入係統,覆蓋企業全部經營活動,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及業務流“四流合一”的管理信息係統,完成了集成化管理,突出過程管理和風險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