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過多年的探索,先後出台了《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操作細則》以及《企業集團內部效績評價指導意見》。這一係列評價規則是我國母子公司績效評價的指南,有利於規範我國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對子公司的績效評價,提高企業集團內部管理水平和經營績效。總體來說,國有企業及企業集團內部效績評價體係脫胎於傳統的財務績效評價體係,以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為主體,再輔之以部分非財務績效評價指標。因此可以“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模式”為主體構建出產出績效評價模式下的母子公司績效評價綜合指標體係。
淨資產收益率
總資產報酬率財務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
流動比率資產營運能力總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財務發展能力銷售增長率
資本積累率產出控製財務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率財務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
速動比率資產營運能力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財務發展能力3年銷售平均增長率
3 年資本平均增長率注:在實際應用中,績效評價可以根據母子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做出調整。
9.3.3 不同績效評價模式下的績效考核控製點
1.全程績效評價模式的控製點
在全程績效評價模式下,母公司主導子公司的績效考核,對子公司的全程績效進行考核。全程績效評價模式下績效管理的控製點是:
(1)評價製度和評價體係。由母公司製定對子公司的全程績效評價製度和評價體係,子公司隻需要按照這一製度和評價體係運營;
(2)運營報表。為了保證子公司的活動在母公司的可掌控範圍內,子公司需要將生產運營報表報母公司,由相關部門根據子公司的生產運營報表進行詳細評估和審核;
(3)績效偏差的控製。如果績效有所偏差,母公司對子公司采取相關的控製措施,以保證在分權狀態下各子公司的生產經營不偏離戰略目標。
2.投入——產出績效評價模式的控製點
在投入——產出績效評價模式下,母公司對子公司具有一定程度的分權,對其具體的生產經營運作控製較少,母公司對子公司對投入績效評價及產出績效評價都非常重視,過程績效的考核以子公司為主做出。投入——產出績效評價模式下績效管理的控製點是:
(1)績效評價製度和體係。母公司與各子公司共同協商製定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績效評價製度和體係,一經確定,子公司隻需要照章執行即可。
(2)生產運營狀況。子公司的生產運營狀況需要及時上報母公司相關部門,由其審核和評估,以保證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製。
3.產出績效評價模式的控製點
產出績效評價模式下,母公司對子公司充分分權,隻注重子公司的經營績效,對其具體的生產經營運作不加以控製。投入和過程績效的考核由子公司做出。產出績效評價模式下績效管理的控製點是:
(1)評價製度和評價體係。由母公司製定對子公司的財務績效評價製度和評價體係,子公司隻需要按照這一製度和評價體係運營。
(2)報表備案。為了保證子公司的活動在母公司的可控範圍,隻要求子公司將生產運營報表報母公司備案即可。母公司的相關部門根據子公司的生產運營報表進行評估,以保證在分權狀態下各子公司的生產經營不偏離戰略目標。
9.3.4 不同績效評價模式下的基本管理流程
不同管理控製模式下,母子公司績效考核的內容和重點不同,涉及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考核內容其流程是基本相同的,子公司自主考核內容的流程與單體企業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