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集團公司績效管理(1 / 1)

9.1.1 集團公司績效管理的含義

企業績效管理是指為達成戰略目標而對企業的投入、運營過程以及最終產出三個環節做出的係統全麵的績效管理。有效的績效管理需具備五個基本要素,即:明確一致且令人鼓舞的戰略;進取性強而可衡量的目標;與目標相適應的高效組織結構;透明而有效的績效溝通、績效評價與回饋;迅速而廣泛的績效成績應用。

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是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概念。績效管理包括但不局限於績效評估,績效管理是傳統績效評估的演進和延展。績效管理分為企業和個人兩個層麵,本章關注企業層麵的績效管理。

集團公司各個子公司的經營績效高低將直接影響到集團整體的績效水平,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績效管理。集團公司績效管理是指集團公司運用企業績效評價方法體係,對所屬子公司進行績效計劃製定、績效評價、績效反饋和績效改進的持續循環過程,其目的是利用各種績效評價手段對各子公司進行引導、監督、控製和激勵,使其按照集團公司總體發展戰略目標來運營。

9.1.2 集團公司績效管理的功能

1.戰略管理功能

績效管理有利於實現集團公司的動態戰略管理。母公司通過對子公司的投入績效管理進行投入控製實現事前反饋,通過對子公司的過程績效管理進行過程控製實現事中反饋,通過對子公司產出績效管理進行產出控製實現事後反饋,從而使母公司能夠及時、全麵獲取子公司的信息,利於母公司進行戰略評估和調整。集團公司績效管理與管理控製是集團公司戰略順利實現的保障,集團公司戰略管理、管理控製與績效管理是三位一體的。

2.業績評價功能

績效評價是集團公司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績效評估來衡量各子(分)公司的經營業績,包括其盈利能力、發展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等眾多方麵,以便全麵客觀公正地反映和衡量各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同時,通過績效評估後的反饋與結果運用,改進和提高各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集團公司的整體業績。

3.監督約束與激勵功能

母公司為降低代理成本,必須設計合理的代理人約束與監督機製,以有效地約束與監督代理人的行為。績效管理是監督約束子公司代理人行為的重要途徑。首先,通過子公司績效評價,集團公司能夠發現子公司存在的問題並引導其改進,從而實現對子公司代理人的約束,使其目標符合母公司的利益要求;其次,通過績效評價後的結果運用,與激勵政策相配合,以引導子公司經營者行為,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子公司績效及發展潛力。激勵與約束應是對等的,激勵到位而約束不足,會使子公司經營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損害母公司的利益;激勵不足而約束過度,會使子公司經營者的積極性受到損害,最終影響母公司的利益。

9.1.3 集團公司績效管理的關鍵控製點和協同點

根據控製流程可以將母子公司控製分為三種類型:投入控製、過程控製以及產出控製。投入控製是指通過對子公司的人力資源、供應商原材料等投入狀況進行評價與監控,是一種事前控製;過程控製是指對子公司整個運營流程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與監控,它能夠有效地監控子公司的運營過程,是一種事中控製;產出控製也叫結果控製,是指通過對子公司經營結果進行評價來控製子公司的運營,是一種事後控製。

資料來源:羅伯特·西蒙斯:《戰略實施中的績效評價和控製係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頁。

母公司為有效控製子公司,需要根據控製流程對子公司的投入控製、過程控製和產出控製三個階段進行績效評價,因此,集團公司績效管理的關鍵控製點分別處於投入控製、過程控製以及產出控製階段。

在投入控製階段,子公司投入了人力資源、原料等資源,對此階段進行投入績效評價有助於控製子公司的資源投入狀況,提高投入資源的質量和使用效果,促進過程的改進和產出的提高。

在過程控製階段,子公司將投入的資源進行轉化,這一階段決定了產出結果的效果與效率,對此階段進入過程績效評價,有利於母公司監控子公司的運營流程,及時發現問題並采取措施進行糾偏,以提高子公司內部運營流程的效率。

最後為產出控製階段,此階段的產出績效評價是檢驗子公司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償債能力的最重要手段,有利於從產出結果上控製子公司,準確評價子公司的真實業績,為後續的績效改進和激勵措施的兌現提供依據。

績效管理的協同點是:第一,評價製度、體係共享。性質相同的子公司可以共用一套績效評價製度和體係;第二,性質不同子公司績效評價製度和體係的交流溝通,以進行優化和完善;第三,競爭效應。子公司間通過績效考核形成的競爭效應有利於提升集團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