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經理層及關鍵物資組織管理;
3.對子公司物資管理工作進行督導。
1.物資管理政策的提議、相關製度與規範建設;
2.子公司董事會物資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
3.對子公司物資管理工作進行備案、督導。子公司庫存管理職責製訂本公司庫存管理計劃,上報總部審批。
1.製訂本公司庫存管理計劃,上報總部審批;
2.對一般物資組織擁有部分的決策權。
1.製訂本公司庫存管理計劃,報總部備案;
2.人員的甄選、錄用。8.3.6 集團公司庫存管理過程中控製點
庫存管理的總目標是在庫存成本的合理範圍內達到滿意的顧客服務水平。為此,集團應盡量使庫存平衡,解決好訂貨時機與訂貨批量的問題。廖金福:《庫存管理入門》,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第8頁。廖金福指出,製造型企業的庫存管理分為在製品庫存控製、采購管理和倉庫庫存管理;批發企業庫存管理重在解決庫存據點、庫存分配方法、商品布局等問題;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關注的則是庫存數量、庫存結構、庫存周轉等問題。廖金福:《庫存管理入門》,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317頁。在此基礎上,我們總結出庫存管理過程中主要控製點如下:
1.物資出入庫流程
母公司通過製定統一的庫存管理流程來對子公司庫存進行控製。各子公司按集團公司批準的出入庫流程要求進行物資管理。做到入庫手續齊全,采購人員向倉庫管理員逐件交接,對物資的規格、質量進行詳細檢查,辦理入庫、出庫登記,做好防火、防盜、防潮工作,確保各類物資的安全。
2.庫存量廖金福:《庫存管理入門》,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310頁。
母公司通過一定的方式嚴格限製子公司庫存最高庫存和最低庫存的存量控製,是母公司實現對子公司控製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對子公司倉庫物資數量的控製,可以有效地控製集團整體的物資數量,保證安全庫存量的同時,避免物資積壓成本。
3.庫存周轉率庫存周轉率,http://baike。baidu。com/view/553101.htm?fr=ala0。
庫存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主營業務成本與平均存貨餘額的比率。用於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即存貨的流動性及存貨資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業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化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就越快,這樣會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母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存貨周轉速度分析,有利於找出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降低資金占用水平。
4.庫存信息
母公司在物資管理過程中,要按照不同型號、材質、規格、功能和要求,分類、分別放入貨架的相應位置儲存,以便減少找尋時間,降低相應風險,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除了以上四點之外,庫存管理的協同點也需要集團公司重點關注並施加控製,因此,庫存管理的協同點也應當是集團公司的關鍵控製點。
8.3.7 集團公司庫存管理過程中的協同點
1.庫存策略
供應鏈管理下的庫存控製模式分為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模式、聯合庫存管理(JMI)模式和協同規劃、預測和補給(CPFR)模式。陳子俠、蔣長兵、胡軍:《供應鏈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170頁。不同控製模式具有不同的優缺點,集團應該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控製模式,以降低總庫存量,解放被擠壓的資金,優化庫存結構,節約管理資源。
2.庫存結構廖金福:《庫存管理入門》,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313頁。
庫存結構是指不同庫存之間的比例。對於企業而言,倉庫空間、資金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這些有限的空間和資金取得更大的效益,確定哪些生產經營環節需要庫存的支持,加強庫存結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3.物資結構
母公司在物資品質管理過程中通過對物資統一編碼、物料主要屬性、特殊屬性、保質期、安全庫存等方麵的規定,來尋求適合企業需要的物資,對集團整體品質進行控製。母公司為了建立集團統一的倉庫體係,要求各子公司的庫別、貨位、批次等信息與集團的整體規定相符合,這就要求子公司物資的管理與集團整體的規定相一致。對子公司不同價值的物資,母公司可以采用不同的庫存管理政策。涉及集團核心利益、價值重大、對庫存條件要求高、品質高的物資等,母公司可以進行統一管理;不涉及集團核心利益、價值較小、對庫存條件要求不高、品質低的物資則由子公司進行自主管理。
8.3.8 不同管控模式下的庫存流程
1.行政管理型模式下的庫存管理流程
行政管理型模式下母子公司庫存由母公司庫存管理部統一進行,母公司通過與子公司充分溝通,準確掌握各子公司情況,綜合考慮各個成員企業供應鏈的供給和需求,從集團戰略高度對計劃期內供應鏈管理總目標、總政策、總步驟和總預算安排,製定出與集團總體戰略相匹配的物資倉庫管理,實現了集團整體的協同,也有助於實現母公司對各子公司的控製。
2.治理型模式下的庫存管理流程
在治理型模式下,母公司給予子公司一定的權力,對於一般倉庫物資的管理工作由子公司采購部進行,母公司通過對子公司關鍵物資的庫存控製,實現對集團關鍵物資庫存的數量與類別控製,達到對子公司物資進行管控的目的。對子公司關鍵的物資庫管工作由母公司庫管部主要負責,製定出庫存管理方案,報母公司總經理或董事會審批,通過之後進行實施,並及時進行效果反饋與評估。
3.自主管理型模式下的庫存管理流程
在管理型模式下,母子公司庫管工作主要由各子公司庫管部進行,子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供給與需求,製定方案報子公司總經理審批,審批通過後實施方案,進行效果評估,並將結果上報母公司備案。
8.4集團公司物流管理
8.4.1 集團公司物流管理的內涵
企業物流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1962年4月,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文章“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中首次提出“物流”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滿足消費者需求而進行的對原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及相關信息從起始地到消費地的有效流動與存儲的計劃、實施與控製的過程。Peter Drucker,Economic Valley Dark Continent,Fortune,1962(4)。1980年出現了集成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的概念,把企業的輸入與輸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場和製造功能集成在一起。供應鏈管理是1990年才出現的新的管理模式,並隨之出現了集成供應鏈概念(Integrated Supply Chain),企業將目光轉向外部,通過和其他的供應鏈成員進行物流的協調尋找商業機會。1998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給物流下如下定義,物流是供應鏈過程的一部分,是以滿足客戶需要為目的,為提高產品、服務和相關信息從起始點到消費點的流動儲存效率和效益而對其進行計劃、執行和控製的過程。http://wiki。mbalib。com/wiki/。在我國,根據《國家物流標準術語》的定義,物流(Logistics)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是根據實際需求,將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http://www。standardcn。com/。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製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和經濟效益。李波、洪濤:《供應鏈管理(SCM)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5頁。物流管理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麵的含義。狹義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資的分揀、配貨、配裝、送貨等活動,是企業之間的一種物資流通活動,即配送。廣義的物流管理則包括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轉化過程。本書研究的是狹義的物流管理。
8.4.2 集團公司物流管理的功能
作為供應鏈管理的一環,物流管理在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物流在供應鏈環境下的作用首先表現為它使得企業之間或企業內部的銜接管理活動能夠正確高效地運作,真正的實現供應鏈管理中的鏈的作用。物流管理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保證生產過程連續性的問題,而是要在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