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集團公司采購管理(3 / 3)

2.采購計劃

計劃是對未來的一種謀劃,科學的采購計劃能夠保證生產的持續正常進行,避免庫存積壓,有效控製物料成本,更好地配合公司生產計劃與資金調度。劉斌、孫紅、葉心梅:《采購與供應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4~85頁。因此,集團應從實際出發,製定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采購計劃。

3.采購規範和流程

母公司通過製定統一的采購流程來對子公司采購進行控製。各子公司在采購計劃製定過程中,必須按照母公司規定的流程,搞好采購需求申報,結合現存量進行彙總平衡;集團公司對子公司流程實施進行監控,管好采購關鍵流程,督促采購責任明晰有序,資金預算安排合規有序,控製好采購資金支付,以確保子公司的采購按照母公司規定進行,保證采購質量。

4.采購預算

企業管理職能的實現離不開預算。預算是一種定量計劃,用來幫助協調和控製給定時期內資源的獲得、配置和使用。采購預算就是對采購領域中的資金使用情況的一種預算,是用金額形式來表達采購計劃及其頻率等。采購預算是集團采購的關鍵控製點。

除上述四個方麵之外,采購管理的協同點也需要集團公司重點關注並施加控製,因此,采購管理的協同點也應當是集團公司的關鍵控製點。

8.2.7 集團公司采購管理過程中的協同點

1.集團集中采購

對集中采購而言,其三種實現方式虛擬采購組織模式、集中采購子公司結算模式、集團采購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集中采購的規模效應,降低采購成本,從而實現協同。集中采購中的協同又通過母公司對子公司采購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得以實現。

2.各子公司之間的平衡利庫物資計劃采購管理係統需求分析,http://jsjxh。pmjt。com。cn/news/jsjl/yyfa/8.htm。

平衡利庫是指物料需求考慮倉庫庫存後形成采購量的過程。各子公司之間的平衡利庫就是子公司之間要相互了解彼此所需要物資的庫存情況,然後形成合理的采購量。如果兄弟子公司庫存中有多餘物資,並且正是自身所需物資,這樣就可以在子公司之間形成交易,擁有物資的子公司無論是按進價平進平出,還是加上適當的利潤,價格都比需求一方在外部采購要低。這樣做的好處既能降低一方的庫存和沉沒成本,同時又能降低一方的采購成本,實現協同效應。

8.2.8 不同管控模式下的采購流程

在相應的采購管理機構和管理機製,以及自製與外包決策既定的基礎上,供應鏈環境下的采購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購需求分析、資源市場分析、製定采購計劃、供應商選擇、采購計劃實施、采購過程監控以及采購評價等環節。鄒輝霞:《供應鏈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281頁。

1.行政管理型模式下的采購流程

行政管理型模式下母子公司采購由母公司采購部統一進行,母公司通過與子公司充分溝通,準確掌握各子公司情況,綜合考慮各個成員企業供應鏈的供給和需求,從集團戰略高度對計劃期內供應鏈管理總目標、總政策、總步驟和總預算安排,製定出與集團總體戰略相匹配的采購,實現了集團整體的協同,也有助於實現母公司對各子公司的控製。

2.治理型模式下的采購流程

在治理型模式下,母公司給予子公司一定的權力,對於一般物資的采購工作由子公司采購部進行,母公司通過對子公司關鍵物資采購的控製,實現對集團關鍵供應鏈的數量與類別控製,達到對子公司供應鏈進行管控的目的。對子公司關鍵崗位的采購工作由母公司采購部主要負責,製定出采購方案,報母公司總經理或董事會審批,通過之後進行實施,並及時進行效果反饋與評估。

3.自主管理型模式下的采購流程

在管理型模式下,母子公司采購工作主要由各子公司采購部進行,子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供給與需求,製定采購方案報子公司總經理審批,審批通過後實施方案,進行效果評估,並將結果上報母公司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