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演小紅(2 / 2)

何秋雨笑道: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搞ab角,如果純從藝術角度,有一個程愛蓮就夠了。

在申立群看來,他妹妹比程愛蓮唱得好多了,他不明白何秋雨非得把程愛蓮抬出來,而且非要定為a角。他雖欽佩何秋雨,但他認為在這是原則問題,因此提出異議。當他很相信何秋雨是個內行,既他程愛蓮藝術上比妹妹好,肯定有他的道理。他:何老師愛蓮比金環演得好,這我相信,但愛蓮也隻能是配角,a角b角應該調換,金環真演不了,再讓她上。

何秋雨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他糾纏,再他想這個戲一炮打響,程愛蓮能不能演好還沒把握,但申金環肯定能演好,因此他:好吧,那就申金環為a角程愛蓮為b角吧。

何秋雨想,這些鄉下土包子不懂,其實搞一個戲很不容易,演員選得好不好固關係到戲的成功與否,但另外一些事情則關係到戲能不能上演。如戲曲改編,《東海哨兵》是甌劇,陽嘉人不懂甌劇,必須要把它改編成婺劇才行,陽嘉人隻看婺劇。何秋雨雖是搞戲劇的,但不懂婺劇的曲調,得找人配上了婺劇的曲調。演戲還需要後台樂隊,青年們都不會婺劇樂器演奏,培訓一支婺劇樂隊得花多少心血啊!還有,購買樂隊的各種樂器,等等。

當何秋雨在會上提出這些問題時,申立群等哈哈大笑,:何老師,這些不用你發愁,一句話的事!把我們村的鑼鼓班叫來參加俱樂部,就什麼事情都解決了。

果,跟鑼鼓班商量一拍即合,他們正求之不得呢。鑼鼓班的藝人們表示,他們樂意充當樂隊,樂器他們自帶!他們積極ing非常高,交給他們劇本後,很快就譜上了婺劇的曲調。

於是,程氏祠堂每晚上都熱鬧非凡,鑼鼓聲二胡聲板胡聲京胡聲嗩呐聲笛子聲和唱戲聲,接連不斷地響起——《東海哨兵》開始排練了。何秋雨理所當地充當了導演,鑼鼓班的人成了婺劇的藝術指導。

雖需要演戲的人不多,但晚上青年們全都擁到程氏祠堂看熱鬧,跟著哼戲。當時農村化生活嚴重缺乏,傳統的戲曲和娛樂活動,全被當作封建主義的遺毒受批判,遭禁止,人們幾乎沒有娛樂活動,連麻將撲克也不準玩,那些年根本就買不到撲克。除了農業生產勞動,就是沒完沒了的政治教,青年們生活枯燥乏味,思想上受禁錮,jing神上受壓抑,年輕人好動活躍的ing被埋沒。

當時提倡農村俱樂部,是為了占領農村業餘化陣地,由團支部通過俱樂部來團結廣大青年,使之成為宣傳**思想工具,同時也借此使廣大青年全麵接受黨的教育,使之農村青年思想革命化。俱樂部也的確應順了青年們jing神化的需求,久違的鑼鼓聲一響,就像久旱逢甘雨,怎能不熱血沸騰?因此,每晚上,程氏祠堂總是熱熱鬧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