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字數(2 / 3)

首先,要寫好競技類作品,必須注意場上與場下描寫的結合。

寫競技,自然離不開賽場描寫,這是該類作品的重心所在,但並不能為此就放棄競技場下的描寫。場下描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比賽過程中的場外氣氛描寫、賽前賽後的前瞻與回顧描寫、比賽之外的主角生活描寫。

這三個部分中,場外氣氛是最為關鍵的。在描寫精彩比賽的同時,若是能兼顧場外觀眾的表現,描寫他們的緊張、興奮、不屑、沮喪,等等的心情和動作,描寫主角一方的支持者、競爭對手的啦啦隊、以及體育記者和無關人等的不同反應,或是對手及其支持者的不同心態、舉動,這將是對場上競賽局勢很好的補充和襯托,若是能夠大致描寫到位,無疑會讓故事更為精彩。

場下描寫的另外兩個部分,必要性稍稍次之,但它們也同樣重要。其中,比賽前後的分析或總結描寫,對教練競技作品來說更為關鍵;而與競技沒有直接關係的日常生活描寫,則對豐滿人物形象,補充人物的感情生活有著重大意義。

其次,在描寫場上比賽的時候,必須注意節奏的控製。

競技小說的招牌賣點之一,便是它緊張激烈的比賽氣氛、驚心動魄的比賽過程,然而,倘若作者不加控製,讓這種緊張氣氛長時間延續下去,讀者的心弦始終繃著,很容易產生閱讀疲勞感,而且所謂貨多則賤,同樣的描寫過多,反而會影響其效果。

因此,節奏的控製也是競技小說的一個成敗關鍵,必須做到張弛有度,才能真正將作品的精彩體現出來。

第三,寫競技小說,必須學會挫折處理。

競技運動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可預測性,倘若主角始終一帆風順,不僅喪失了作品的懸念,更是失去了該類型的一個重要賣點,可是,倘若不時描寫主角的失利,以現在讀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來看,又是異常危險的。如何處理好這種挫折劇情,就成了很棘手的問題。關於這個,本書將在寫作技巧篇的挫折處理章節單獨進行闡述,這裏就不重複說了。

第四,寫競技小說,人物刻畫是重中之重。

關於人物刻畫,在上文的分類要點中已經有所說明,但這裏要再次強調一下,對於競技小說而言,人物就是它的靈魂,是該類型作品第一要注意。至於具體怎麼把人物刻畫好,本書也將在寫作技巧篇單獨闡述。

總之,競技類型對於熟悉某種運動項目,尤其是熱門運動的作者來說,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對競技的了解深度以及對娛樂元素的把握程度,來選擇具體的競技類別,開始自己在小說領域的競賽。

11科幻類

科幻就是科學幻想,對它的定義可以說是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其中比較貼近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

對科幻小說的分類五花八門,有依據傳統方式劃分成軟科幻與硬科幻兩大類型的;也有依據其主要事件與科學的聯係分為預言類科幻、創意類科幻、象征類科幻、傳奇類科幻、反科幻和元科幻這六種類型的;還有按其不同劃分成抒情科幻、荒誕科幻、幽默科幻與恐怖科幻的。

然而,以上的各種分類方式,對於網絡小說而言都不是太適合,為了更好的描述科幻這一類型,在此,我們根據科幻元素在作品中的比重及其重要程度,將科幻小說分為狹義科幻與廣義科幻兩大類。其中,狹義科幻指的是完全以科幻元素為主,科幻在作品中占據絕對優勢的作品;而廣義科幻的定義則寬泛得多,隻要作品中含有明顯的科幻元素,並且科幻在作品中zhan有一定的比例,就可以被歸於廣義科幻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廣義科幻正好與玄幻類型相對應,所有的網絡小說,都可以分成三類:科幻、玄幻,以及無幻。

其中,科幻針對的是從科學原理出發進行幻想,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人物能力的作品;而玄幻則是針對同樣有特殊能力,但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小說類型;至於無幻小說,則完全基於現實世界,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作品。

正是因為廣義科幻的普適性,事實上它大部分的作品,都被歸入了別的類型中,比如星際戰爭類科幻小說被歸於未來軍事類型中;人體被科學家改造的題材往往屬於都市異能類;未來人類穿越回現代的作品則可以歸入未來穿越類曆史小說中……

以上這些被歸於其它類型的邊緣類型,基本都已經在上文得到闡述了,現在要談的,是目前支撐起科幻類型門麵的狹義科幻。相對別的類型,狹義科幻這一類型的作品還不算多,屬於一個冷門類別,但它絕非是個仆街題材,甚至可以預期,它在將來必然會成為一大熱點。

大體說來,狹義科幻小說根據小說的科學性,有強科幻、弱科幻與偽科幻三種。

其中,強科幻相當於傳統分類上所說的硬科幻,這種科幻小說一般都比較正統,需要相當嚴謹的創作,並且必須對某方麵科學知識有著深入的了解,同時還必須具備相當的想象力。

可以說,強科幻題材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的,尤其對於具有這種特殊需求的讀者來說,具有相當強的吸引力,然而,強科幻題材的作品長度,卻限製了它在網絡上的發展。基本上,這一題材本身的局限性限製了作品字數,使它不可能象其它網絡小說那樣動輒上百萬字甚至數百萬字,而目前的網絡電子收費模式,在中短篇運用上還不夠成熟,因此,強科幻題材一般不適合走網絡路線。

當然,事無絕對,以強科幻為題材的作品寫出長篇的,也是有一些的,但這類作品往往會讓理論性衝淡故事性,在最初的新鮮勁過去後,支撐小說人氣的賣點就嚴重不足了,真正能把吸引力維持到底的長篇強科幻小說,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且都是大師級作品,在此就不多作敘述了。

與強科幻相比,偽科幻小說則正好相反,它完全不注重科學性與嚴謹性,完全以故事性為重,作者甚至完全不具備科學頭腦,或是雖有科學頭腦但不加運用,作品僅僅是披上一層科幻的外衣,以科幻為噱頭來吸引讀者。

這類作品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是真科幻也罷,是偽科幻也罷,隻要寫得讓讀者滿意,就是優秀的作品,很多時候,這種以科幻作為幌子的偽科幻小說比正統科幻小說更具吸引力,擁有更高的人氣。然而,因為這些作品的本質並非科幻,它們完全是以其它類型的方式進行創作,因此,關於偽科幻的寫作要點,完全可以在其它類型的介紹中找到,在此就不另作總結了。

在此,要重點說明的是真正包含科幻元素,但依舊以故事性為重的弱科幻小說。這樣的作品有幾種常見的類型,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下麵逐一介紹它們的特點與寫作關鍵。

第一種,是星戰類型。

一聽到“星戰”這兩個字,許多人第一個印象就是高科技,那些宇宙戰艦、鐳射武器、超時空跳躍,等等的科技名詞,都代表著目前人類難以想象的科技高峰;而在高科技之外,由“星戰”兩字很容易聯想到的,是磅礴的氣勢、宏大的場麵,想象一下在近地點遮天蔽日的宇宙戰艦,想象一下茫茫星空中那道道死亡光線……這由不得人不為之激動。

然而,正是星戰小說給人的這兩種印象,導致了該類型作者最容易犯的兩種錯誤。

首先是科技局限性上的錯誤。許多作者認為,要寫星戰小說,就必須細致地描寫高科技,而且是全方位的高科技,大到星際艦隊,小到牙刷牙膏,全都要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科技特色,要在作品整體上達成一致。然而,這麼用心的結果,除了大大增加寫作難度,降低寫作效率外,還容易讓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作品的道具中去,反而忽略了本該作為重點的人物和劇情。

事實上,科技的一致性是需要的,但在具體的寫作上,一個有經驗的作者,完全可以合理選擇側重點,將一些重要物品高科技化,而其它次要物品,則用春秋筆法忽略,這樣做,不僅僅是作者可以省事,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讀者可能出現的閱讀疲勞,將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劇情本身上。

此外,一些作者在高科技化時,很容易想當然的認為星空代表優勢科技,而地麵代表著相對落後,因此他們往往將描述的重點局限在星空中,認為這樣才是真正的星戰小說。其實,這是很要不得的。

完全發生在星空中的故事,讀者未必不能接受,但這樣的小說,無疑是自斷一臂,寫起來更為困難,讀起來也更易疲勞。倘若主角可以從他的戰艦中走出來,在普通的星球上,象正常人一樣行走在大街上,這不僅可以調節作品的氣氛,幫助作者控製作品的節奏,更可以由此引出大量的娛樂性橋段。

我們不難發現,倘若主角始終在他自己的戰艦上,無論他是全軍統帥還是高級軍官,他的部下沒有理由不知道他的身份,沒有理由不對他恭恭敬敬,而這樣一來,自然就失去了大量的戲劇衝突;相反,當主角走出戰艦後,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會有許多人不認識他,會有人覺得他是個良善之輩,去欺負他、侮辱他,而這時候,主角身份上的優勢就能充分得到發揮了,無論是他亮出驚人的身份震懾對方,或是利用職權拉上大批部下前往鎮壓,還是他顯示出軍中特有的格鬥技巧,都會是對以戰爭為主的賣點的一個極好的補充。

其次是主角個人英雄主義的忽略。

在整個星際背景下,個人無疑就顯得更為渺小,而許多人都認為,在真正的星戰中,個人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要體現集體的力量,體現一種全局性的精神。姑且不論這種言論的正確與否,但至少,寫網絡小說,不能有這種思想。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網絡小說,主角都是異常重要的存在,星戰小說也不例外。忽略主角的個人英雄主義,把故事的重點放在宏大的星際戰爭描寫上,過多的關注戰術的變化和戰爭的慘烈,而忽視主角的存在,沒有體現出他的關鍵作用。這是很要不得的,相比與其類似的現代軍事類作品,星戰小說那陌生的背景環境,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而那些看似激烈的戰爭,一旦數據化了,也很容易讓讀者覺得乏味,真正有吸引力的,還在於主角的個人魅力,讀者真正關心的,還在於主角如何顯示他的智慧和力量,如何在戰爭中發揮至關緊要的作用,並逐步成長。

如果能夠注意到以上這兩個方麵,那麼對於喜歡這類作品的作者來說,星戰題材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二種,是改造人係列。

某個科學狂人抓住主角進行人體實驗,將他改造成了一個超人,然後科學狂人事敗身死,主角逃出實驗室,發現了自己身體的驚人變化,並以此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在社會上做出了一係列的事業……

這是一個相當傳統的科幻套路,但它也正是科幻作品中改造人係列的重要標誌。無論是這種老套的劇情,還是各種創新的模式,改造人係列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主角被科學改造後獲得特殊的能力,而小說也以這種能力為中心展開。

這類作品,基本可以看成是都市異能類,但有兩點,是作者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主角的能力設定要慎重。這種科技改造人,能力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它可以隻比普通人強上一線,也可以擁有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的超級異能,甚至可以具備成仙成神的基礎。而具體將主角的能力設定在什麼層次上,這需要看作品具體構思的不同,但一般說來,這種能力不應該過於強大,也不應該過於實用,否則的話,初期雖然可以更為好寫,但很快作者就將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要麼是主角能力過強而導致作品平衡被破壞,主角完全的心想事成,卻也代表著作品走到盡頭;要麼是不斷引出更強的對手以供主角磨練,但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該類作品的第二個注意點——不能亂鬥。

所謂的亂鬥,就是書中出現大量的強者,他們擁有五花八門的能力,因為種種錯綜複雜的原因打成一片,也可以被稱為是強者戰。這種劇情,看似激烈,其實卻很容易寫得無聊,如果作者沒有特別深厚的功力,那麼當作品出現強者混戰的場麵時,基本也就走到頭了,接下來要麼被迫完結,要麼就是日漸仆街。

要避免這種情況,比較簡單的做法是限製作品中改造人的數量,最好隻有主角一個。這樣,雖然少了一些應有的衝突源泉,但在寫作難度上卻降低了許多,隻要作者能掌握一部分娛樂元素的要點,作品便已經足夠支撐下去了。相反,若是改造人一多,它們的能力反而顯得不值錢了,主角的吸引力自然就會被拉低,而作品也大大增加了陷入亂鬥的危險性。

第三種,是機甲類型。

這類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人型戰鬥機械的大量應用。這種機械有著人形的外表,類似於機器人,但是由人操縱,更為靈活,不僅能在地上跑,也能在太空中飛行,擁有強大的火力和防護能力,是該類作品中的重要戰爭武器。

這種以機甲時代為背景的故事,在漫畫中較為常見,但換成小說的形式,卻還起步不久,尚屬冷門類型。

創作這類小說的注意事項,最重要的兩點與星戰類作品相似,也是要注意以人為本,以主角作為故事的核心。如果一味地追求高科技的體現,追求機甲的各種效果,追求各項數據的表象,那麼作品已經失敗了大半,但若是能夠跳出限製,不把機甲和主角當成一個整體來看,而是作為兩個各自獨立又互有聯係的部分區分處理,那就會有一片廣闊的娛樂空間等待著作者逐一展示給他的讀者。

若是將人和機甲分開,自然就能做到兩者分別升級,一方麵把主角當成一個武林高手,讓他逐步變強,另一方麵則把機甲當成一個特殊的、可升級的法寶,讓它也跟著變強,或者幹脆來個更新換代,同時,注意兩者的契合度,把人機的配合熟練度也當成一個部分來進行升級。這樣,作品就很容易發展出足夠的娛樂要點,保證一定的賣座率了。

而且,讓主角擁有獨立於機甲存在的能力,能很大程度地豐富作品的娛樂元素和架構體係。因為主角隨著機甲出現,會有時間地點上的局限性,會使眾多的傳統橋段無法運用,在這種時候,如果主角缺乏自身的能力,很容易讓作品顯得單調,這雖然更容易體現出機甲特色,但對於作品的商業化來說,卻顯然是弊大於利的。

第四種,是未來科技類型。

這裏所說的未來科技,指的是超越當前這個時代的科技,它可以來自於未來,但並非一定要來自未來,外星人和上古文明也同樣能夠提供這種超越時代的科技成果。

這一類作品,是以高科技為核心,以科技結合商業的路線為主展開劇情。總的來說,它有點類似於現代人穿越回古代的架空曆史小說,因為它們都是依靠更先進的科技,到較為落後的文明時代去發展,讓後人踩著前人的肩膀取得更輝煌的成就,然後帶著這些成就穿越回去,在前人麵前顯擺。正因如此,在上文曆史類作品的介紹中,就特意增加了未來穿越類型,它和現在所說的未來科技類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隻是後者在表象上更為廣泛,可以不限於穿越這一特殊元素。

在上文關於未來穿越類型的介紹中,主要講述了它與架空曆史類型的共通之處,而這裏,則主要講述它們的不同。

首先,這兩類作品中社會對高科技產品的態度有著巨大的差異。

在架空曆史類作品中,主角所在的社會,主體是古代人;而未來科技類型,主角所在的則是現代都市,他接觸的是現代人。顯然,古今對科技的重視程度完全不同,現代人無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當主角拿出新科技產品時,同樣的劃時代的東西,在現代更容易引起轟動,更容易造出各方勢力的鬥爭旋渦。

對於作品的主角來說,現代社會對科學的重視顯然對他更為有利,但對於作品本身,這兩種類型卻難分優劣,以現代社會為背景,主角更有發揮的空間,因此作品的初期娛樂性更強,賣點更足,但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中後期難於把握,當主角真正成名之後,他的活動空間反而被縮小了,若是要刻意避開政治問題的話,局限性就更大了,相比之下,架空曆史類小說在中後期的發展更容易一些。

其次,這兩種類型背景的不同,導致讀者接受度與作者創作難度有所不同。

未來科技類型以現代都市為背景,這顯然是讀者更為熟悉的環境,相對也更容易接受,而架空曆史類作品描寫的古代社會,不僅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曆史功底,還會在讀者認同感上略處劣勢。從這點來說,未來科技類型更好寫一點。

第三,先進科技的定義和選取問題有所不同。

在古代人眼中的先進與在現代人眼中的先進,顯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相對來說,未來科技類型更需要作者的想象力,他可以根據現代人的需求,去想象未來人的產品,杜撰出世上本來沒有的東西來滿足劇情發展的需要,但一旦作者杜撰成功,這種新產品往往也代表著新穎;而架空曆史類作品隻需要作者在現代社會選取一些物品帶到古代,它在基本構思上並沒有什麼難度,但很容易顯得老套,若要想出新穎而又合理,並且適合娛樂性需要的話,構思的難度卻反而要比未來科技類型更大一些,可以說是易寫難佳。

總之,未來科技類型和穿越曆史類型在賣點原理上頗為相似,但細節上有著明顯的不同,至於究竟選擇哪種,則要看作者本身知識體係和寫作功底的偏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