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朱家莊(上)
朱蕊返回西關村,引起的轟動是空前的,盡管朱蕊知道張揚並不是好事,可是她的三輛馬車進入村子裏,還是引起了全村人的注意。
朱蕊去縣城的事,村民都知道。因為走的時候很多人在幫助朱蕊家修路。本來說是去縣裏見識一下,可這一去就是半個月時間。朱蕊隻是讓人捎信回來,說是在城裏有點生意,掙點錢就回來,讓母親和鄭富不要停工,把道路修好。
短短的半個月時間,朱蕊竟然發財了,看著三輛馬車上的東西,就讓村裏的人羨慕。看看人家的女兒,就是有能耐,半個月時間掙的錢,跟搶劫差不多。
作為縣裏的主薄,管理著很多事物,縣城又是州府的治所,當然他們這些下級要精心一些,發生這樣的買賣事件,張宇順當然知道,可他並不知道是朱蕊和張宇乾他們幹的。這是因為有梁倫在當中報告,得到周坤警告的梁倫,還不敢瞎說。
大明朝的官稅製度主要是針對農業,對手工作坊的監管也很到位,唯一對商稅監管不是很有力。一個國家最大的稅收來源於工商業,絕對不是農業。土地嚴重兼並,免稅特權階級讓明朝的國家稅收大量流失,對商埠的監管不力也讓最大的稅收付之東流。
倭寇橫行讓海禁關閉通商口岸,海監船舶司的關閉,更加讓財政困難。崇禎的短視和不懂經濟,讓大明朝一再的加大各種農業稅收,致使天災不斷的明末烽煙四起,遍地造反的農民。內憂外患終於讓大明朝倒下。
朱蕊是學經濟的,盡管不是很熟悉曆史,這跟經濟有關的案例還是知道的。這也就是她一開始想到的是做買賣,而不是買土地的問題。
可是現實證明,這個時候任何商業行為都是伴隨著實力和勢力,而體現勢力的重要地方就是土地和官位。任何一個有權有勢的人或者家族,無不是伴隨著大量的土地。朱蕊沒有當官的可能,她是封建製度下的女人,是沒有入仕的可能,那麼怎麼保證自己的權益,隻有擁有大量的土地,成為一方豪強。
這就是朱蕊在對這個時代不斷了解的時候,不斷修正自己的發展戰略的主要原因。已經知道大明朝的經濟狀態和金融體製,也明白銀子在這個時代的物價標準,當然知道二百兩銀子意味著什麼。能狠下心少收入一百五十兩,讓黃勝給買下一片不能耕種的土地,就是朱蕊計劃的開始。
這一次彰德之行,朱蕊也沒想到收獲會這樣大,自己的二百一十兩分紅,已經讓她暫時得到滿足,可是周坤的別有目的,張宇乾的不服輸,這個時代人的普遍價值觀,讓他們很仗義的每人留下六十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一下就是五百五十兩,加上朱蕊自己的,就是七百六十兩銀子。在今天就是一筆天大的巨款。
帶著這些錢,讓朱蕊十分後悔當初讓蔣元春他們先走。以後再聯係。這個時候朱蕊更加希望有一些保護自己的人,要是郭鄭州他們知道,第一個就是先搶自己。
鄭少奎一路上倒是很高興,也不擔心。在縣城朱蕊給鄭少奎打造了一條齊眉棍,這不是步戰使用的,長度是馬上戰將使用的,因為太短鄭少奎感覺不好使,因為蔣元春教他的棍法是軍中招數,是在馬上使用的,棍子短了當然不好使。一路上鄭少奎讓朱蕊哭笑不得,他竟然盼著郭鄭州前來。讓他試試自己的瘋魔棍。
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到達西關村。農村人淳樸,可也很勢力眼。朱家的變化,讓很多人都一心討好,最主要的還是朱蕊變了,不像以前那麼狂傲,也不討厭了。
西關村又出來一個財主,那就是朱家。朱蕊到家後,一連休息了兩三天時間,才恢複一點體力。看著坐在床前,一臉慈愛的母親,朱蕊心裏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