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窗簾落在了房間的地上,慶華睜開了眼睛,身旁的鍾慧敏睡得仍很熟,臉紅撲撲的。慶華不忍叫醒鍾慧敏,輕輕地在鍾慧敏的臉上親了一下。慶華剛坐起來,身子卻被鍾慧敏兩條蓮藕似的胳膊箍住了,鍾慧敏狠狠地在慶華的臉上親了兩口,“咯咯”地笑了起來,鍾慧敏已經醒了。
“噓……小聲點,讓人聽到不好。”
“聽到怕什麼?你信不信我敢大聲喊。”鍾慧敏像個孩子似的緊緊依偎在慶華的懷裏,“咯咯”笑個不停。
“我信,我知道我的小天使是世界上膽子最大的女孩子。小天使,今天我們幹什麼呢?總不能一天都躺在床上吧!”
“今天我們上極樂寺,給佛祖慶祝生日,也給你過生日。同時,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求佛祖。”
“什麼重要的事,非得麻煩佛祖呀?”
“我求佛祖賜給我們一個叫思的孩子……”兩人又久久地相擁在一起……
極樂寺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盡頭,占地麵積57000平方米,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與長春般若寺、沈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齊名。它是由北方名僧天台宗宗傳弟子倓虛法師創辦的寺廟,其樣體全部采用青磚、卷簷、黃瓦,按舊時禮節,級別最高。極樂寺的整體設計、形式布局和建築結構,都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建築有山門、鍾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東西配殿等。塔院內設有七級浮屠塔和圓寂比丘塔、五百羅漢堂、四十八願殿等。它是佛教徒參謁朝拜的北方佛教聖地。
極樂寺的修建事實上是東西方文化衝突的結果。清末民初,洋教興盛,哈爾濱城內先後建立起了五十四座供奉著不同神祗的教堂,其中在大直街上建起了三座教堂,傳播基督教的一個派別——東正教。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南崗是潛伏在鬆花江岸邊的一條巨龍,是哈爾濱的龍脈所在,而大直街上的三座東正教堂正建在龍脊上,破壞了哈爾濱的風水,因此,民間呼籲建一座佛教寺院以震懾洋教的興盛之風。一九二一年,由中東鐵路局稽查局長陳飛青出麵籌建佛寺,得到了哈爾濱地方長官朱子橋的支持和讚助,牽頭成立了哈爾濱佛學會。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便盛邀天台宗宗傳弟子倓虛法師來哈爾濱主持修建寺院。倓虛法師第一壇開講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並稱佛教淨土宗三經的《佛說阿彌陀經》,內容是勸眾生相信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這所新創建的寺院就起名“極樂寺”。“極樂寺”三字為清朝光緒年間狀元張騫所書。極樂寺建成以後,哈爾濱人認為它抱住了“龍”頭,壓住了“龍”尾,保住了哈爾濱的風水,感到非常的欣喜,前來朝拜的人很多,香火頗盛。
通往極樂寺的路上,遊人如織,慶華和鍾慧敏特意換了很多一元、貳元的零錢布施給沿路的乞丐。在乞丐中,有一些是殘疾人,尤其一些肢體不全的孩子看起來非常令心酸。快到寺門口了,鍾慧敏受路邊一個賣小飾物的攤床吸引,走了過去。在鍾慧敏挑選小飾物的間隙,慶華把僅剩的兩元零錢放在了一個人麵前的缽裏。這個人看上去很奇怪:席地而坐,雙目微閉,手裏拿著佛珠,任憑遊人從麵前而過,既不睜眼也不說話。慶華俯身放下錢後,剛想到鍾慧敏買東西的攤床邊,卻被眼前的人叫住了:“請留步!”
“老人家有事嗎?”慶華不知道自己的稱呼對不對,邊說邊仔細打量眼前的人,不覺心裏一動。這人的目光深邃而清澈,讓慶華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覺得這個人十分親切,仿佛親人一般。
“我來這裏專門為了等你。”
“等我?”
“是的,兩年後的今天,你再來這裏,那時你會明白的,這個字條給你。”說完遞給了慶華一個字條,然後重新閉上了眼睛,不再說話了。
慶華打開字條,上麵寫著四句佛偈:“一切恩愛會,皆由姻緣合;會合有別離,無常難得久。”慶華對佛教的知識知之甚少,不明白這沒頭沒腦的四句話究竟蘊涵著什麼深刻的道理,隱隱覺得有什麼不妥,感到些許的惶恐和不安。
鍾慧敏買完東西後,喊慶華。慶華走了過去,回頭將信將疑地看了給他字條的人一眼,冥冥中覺得他與這個人一定會發生什麼關係,這個人會對他的人生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慶華自己也說不清。
買好了門票,鍾慧敏踩著寺院的門檻走了進去。慶華剛要跟進去,卻被一名工作人員叫住了。工作人員說:“過寺門時,不能踩門檻,應該跨過去,也就是百姓所說的‘過坎兒’,踩門檻進寺院的人應該退回來重過。”慶華大聲喊鍾慧敏。鍾慧敏以為慶華就在身後,正隨人流向裏走,根本聽不到慶華的喊聲。
慶華快步去追鍾慧敏,心裏隱隱有些不快。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