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傲骨梅無仰麵花(2 / 3)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正因為如此,在建國初期*毫不手軟地下令殺了貪汙分子張子善和劉青山,盡管張、劉二人都曾立下過赫赫戰功。反腐敗、防腐敗、治腐敗不但是中國改革發展中所麵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同樣是世界各國發展所麵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哪個國家做得好,哪個國家發展的道路上障礙就少,發展的速度就快;做得不好就會落後,甚至會亡國。中國現行的政治體製改革和經濟體製改革是一個浩瀚繁雜、前無古人的社會工程,根本沒有什麼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改革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要想使代價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就必須得有一批人站出來。這批人得像《皇帝的新裝》中的孩子一樣敢於說真話,不怕千夫所指、不怕流血、不怕坐牢;社會還必須得給說真話的人一個寬鬆的環境,營造說真話的氛圍。如果談及改革必言形勢大好,談及決策必言英明果斷,那勢必陷入自我膨脹、自我吹噓的泥淖中,有百害而無一利,方向一旦偏離軌道,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心血必將付之東流。

一個多小時後,火車才能到站,風信步走到了站前廣場上的書攤前。書攤上充斥著盜版書和非法出版物,封麵大都鮮血淋漓、肉欲橫流,極富挑逗性。風在一堆舊刊物和半價圖書中淘到了寶貝——王安憶的《69屆初中生》和《汪曾祺作品選》。風非常喜歡這兩位作家的作品,尤其喜歡汪曾祺的《受戒》和《大淖紀事》。讀汪曾祺的作品不一定能悟出什麼高深的人生道理,卻可以使浮躁的心緒寧靜下來。沒讀過汪曾祺作品的人可以做這樣的想象:假如你是一個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感恩的人,閑暇無事,在一個飄雪的冬日,手捧一杯香茗於火爐旁靜靜聆聽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娓娓動聽的歌聲會把思緒牽得很遠很遠……這種意境大體上就是汪曾祺作品中的意境;這種感覺大體上就是讀汪曾祺作品的感覺。那年代模糊而生動的故事原本就生長在記憶深處:江南水鄉清麗明豔,鄉野百姓民風淳樸,田園牧歌舒緩恬淡……心弦被輕輕撥動了,唯善唯美的涓涓溪流在心田輕輕流過……因為人生的境遇往往是“大漠秋風塞北”,所以內心深處更渴望“杏花春雨江南”。

太陽驅散了薄霧,漸漸明亮起來。樹掛宛如輕盈的鵝羽隨風飄落。守候在站台上的風,心情和陽光一樣,暖暖的。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

小海在幹休所的這幾天,收獲頗豐。幹休所裏的住戶多是師級以上的離休幹部。從這些曾經浴血沙場、出生入死,而今解甲歸田的老人身上,小海學到了許多軍校裏沒有學到的東西,對軍人含義的理解更透徹了。準確地說,姥爺隻是幹休所的一個訪客,住在一個老戰友的家裏。姥爺的老戰友姓王,離休前是某軍分區司令員。按照姥爺的吩咐,小海稱王司令員為王爺爺。王爺爺的家其實不能算做真正的家,因為家裏隻有他和姥爺兩個人,王爺爺的妻子在*中不堪忍受批判ling辱自殺了。王爺爺個頭不高,瘦小精幹,火暴脾氣,性好鬥,說話嗓門很大,愛罵娘,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綽號——“王大炮”。王爺爺戎馬一生,曆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屢立戰功。因其仗義執言,愛放炮,*中吃盡了苦頭,險些喪命。

1959年8月2日—16日,在廬山召開了黨的八屆八中全會,決定撤銷彭德懷擔任的國防部長職務。全軍上下開始批判彭老總。在一次揭批彭德懷問題的會議上,王爺爺實在對一些無中生有、惡毒的攻擊性言論聽不過去了,放炮說,彭德懷雖然犯過很多錯誤,但怎麼說也不會是反革命!《萬言書》就是一份意見書,裏麵說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實話嘛!說實話難道還有錯了?在那樣一個狂熱的年代,這番實話的後果可想而知,王爺爺遂成為彭德懷集團的重要成員,被打倒了。其實王爺爺與彭老總無絲毫瓜葛,解放戰爭時期,是屬於東北野戰軍戰鬥序列,抗美援朝時期為某師師長,因所部作戰勇敢,戰績輝煌,曾受到彭總表揚,此事竟成為王爺爺投靠彭德懷集團的罪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王爺爺的家人受到株連,妻子被審查;孩子成為無人照管的流浪兒,幸被戰友收養。王爺爺的妻子是土生土長的陝北人。陝北地區有一個順口溜“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王爺爺的妻子就出生在米脂。抗日戰爭時期,王爺爺的妻子是區小隊的隊長,可雙手打槍,彈無虛發,是個“鑒湖女俠”式的巾幗英雄。她麵對審訊人員無絲毫懼意,直言丈夫為革命軍人,一直忠於革命,忠於毛主席,最後對審訊人員破口大罵。審訊者為了製止她的罵聲,竟向她的嘴裏灌大糞,從不低頭的巾幗英雄哪裏受得了這種ling辱,當晚便在牢房裏自殺了。她把自己的手腕磨得血肉模糊,然後用牙咬斷了血管,失血而死。巾幗英雄如此壯烈的死法令參與審訊人員十分震驚,其中一人數年後曾專門找過王爺爺懺悔,言稱雖下十八層地獄亦不能贖其在*中犯下的罪行。談及當初喪心病狂迫害王爺爺妻子的動機時,隻有一句話:為了保衛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