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婦孺、掠奪財富、毀滅文化遺產,日本給中國帶來的是慘絕人寰的深重災難。然而,日本政府卻從來沒有向中國政府正式道歉過!德國政府和民眾為本民族所犯下的罪行懺悔的時候,日本卻把二戰中罪行累累的戰犯牌位安放在了靖國神社內供奉。一些參加過二戰的日本老兵們常常會穿著軍服,揮舞著軍刀在靖國神社的門前集會狂吠。
從日本政府對待曆史教科書的態度就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從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文部科學省在右翼勢力的施壓下加強了對曆史教科書的審定。1957年岸信介上台後,強迫部分出版社將“侵略中國”改為“進出大陸”。80年代初,日本部分國會議員組成“教科書議員聯盟”,要求全麵修改曆史教科書,刪除“自虐”描述。1982年6月,文部科學省審定中小學曆史教科書時,把“三光政策”改為“抗日運動的展開,迫使日本軍隊保證治安”;把朝鮮人民的“獨立運動”改為“暴動”等。1985年8月,右翼團體“保衛日本國民會議”炮製的《新編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尚無定論”,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說成是“被迫應戰”,把太平洋戰爭美化成“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下解放亞洲,在日本領導下建設大東亞共榮圈”。1986年5月,這樣一本嚴重歪曲曆史的教科書竟被文部科學省審定為“合格”。這種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醜惡行經能讓中國人民乃至亞洲人民接受嗎?
風並不是一個民族複仇者,但自從邁入北大校門的第一天起,他就和師兄師姐們一樣開始更多地思考理想、人生、國家和民族。可以說,在北大無論哪個係的學生都很關注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都知道自己肩負著為國家和民族而思考的重任,對於中華民族那段百年屈辱的曆史,每個北大人都不會忘記,也不應該忘記。
風把慶華的來信複印了幾份,分別寄給了誌勇、建國和小海。明天是星期六,朱明的樂隊將在北航的禮堂裏舉行首場演出。風約好了衛華一同為朱明助陣,順便把慶華的來信也帶去。衛華和明明肯定會為此事高興萬分的。
禮堂裏座無虛席,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看來明明的樂隊很受學生的歡迎。風與衛華到得稍晚了些,明明匆匆忙忙與兩人說了幾句話,約好演出結束後一起吃飯,便讓一名同學領著風和衛華坐到前排留好的座位上。一個學生幹部模樣的女主持人宣布北航“希望”樂隊首場演出正式開始,禮堂裏隨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尖利的口哨聲。明明抱著吉它彈唱了第一首歌——“蘭花草”。風進入到北大後才知道,這首流傳很廣的台灣校園歌曲的原詞作者竟是大名鼎鼎的胡適。“蘭花草”的歌詞是根據胡適的一首小詩《希望》改編而成的。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猜想明明首選這支歌是為了暗合樂隊的名字——“希望”。樂隊演唱的歌曲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校園歌曲為主,很能引發學生們的共鳴,台下的很多學生一同跟著樂隊唱,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演出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頭發很長、麵孔白皙的男同學所唱的歌曲深深打動了風。
這名男同學在唱歌之前先說了一個故事,“我上高二時認識了一個外班的女孩兒。女孩兒很優秀,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學校前茅,我暗戀上了她卻不敢告訴她。每天晚課後,我都會晚走半個小時,獨自一人從她家樓下騎過,看一眼她小屋裏暖暖的燈光,那映在窗簾上的身影。高三以後,那女孩兒休學了,她患上了白血病。我見到她時是在醫院裏。她告訴我,其實她也很喜歡我,知道我每天晚上都會從她家的樓下經過,特意在窗前站上一會兒,聽一聽我的自行車鈴聲。她一直盼望著有一天,我能走上樓,輕輕扣響她家的房門。女孩兒拒絕化療,她要把最美麗的麵容留給我,不想讓我看到不成樣子的她。不久女孩兒永遠離開了我,走時臉上掛著微笑。她說,雖然她的人生很短暫,但她深愛著的男孩兒也深深地愛著她,已經足夠了。今天我要把鄭智化的這首‘別哭,我最愛的人’獻給天國的女孩兒——我的愛人。”
別哭我最愛的人
今夜我如曇花綻放
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
你的淚也挽不回的枯萎
……
男同學流著淚,深情地演繹著這首充滿傷感的歌曲。很多人陪著落淚,風也流淚了,風又想起了露。人生不如意的時候很多,常有非喜劇的故事。月不常圓、聚散無常,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珍惜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