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商量好了,準備申請回到中國留學,首選清華大學。如果能順利通過入學考試,不久我們就能見麵,到時再敘兄弟之情。我離開故鄉來日本時,誌勇送給我的書中有一篇蘇軾的《放鶴亭記》,文章結尾的那句話,我非常欣賞,“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餘以飽汝。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此次回到中國留學,我不打算再回日本了。雖然日本經濟發達,生活條件好,但不是我的樂土,我不想再在日本生活。我討厭這裏的一切,甚至討厭我的日本名字——中村明信。我情願回到日思夜想的故裏做個放鶴之人,常到奶奶的墳前看看;對兩位大爺盡一盡孝心。
誌勇、建國、明明、衛華、小風、小海,我的好兄弟!我想你們!希望你們看到我的來信後,能盡快給我回信,我很想快一點知道你們和故裏的情況。此致
敬禮
你們的大哥:慶華
1992年2月17日
風把慶華的來信反複看了幾遍,慶華的身影浮現在眼前。在風心裏,慶華一直是個很好的大哥,很會照顧人,盡管慶華僅比衛華、小海和他大一歲。慶華的手特別巧,會擰打鳥的夾子;會紮滾鳥的籠子;做的彈弓和用自行車鏈條製的火yao槍讓連隊的所有男孩兒眼饞。兄弟當中如果誰被欺負了,慶華肯定會組織報複行動,打得過要打,打不過還是要打。進攻時,衝鋒在前;逃跑時,負責斷後——慶華挨的拳頭和石子要比風等人多得多。慶華組織七個人磕頭拜把子;練習少林武功;號召18歲時一同到少林寺出家當和尚。慶華的大哥地位在風等六人的心中,從來沒有動搖過。得知慶華有一半日本血統時,風等六人都很震驚,慶華的心理落差更大。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對日本的看法是極其相似的。他們喜歡阿童木、一休、小培;喜歡杜丘、姿三四郎、小鹿純子,但都非常痛恨“日本鬼子”。假如有日本人提出要與他們做朋友,那麼一定得附加許多條件。這個日本人必須正視日本侵華曆史,必須承認日本對中國犯下過滔天罪行,並做出鄭重道歉,否則免談。“兩河七雄”的感情是極其深厚的,但是慶華稍有歪曲曆史、美化侵略的言論,那麼這段深厚的友誼馬上會就此結束,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關於對待二戰的曆史態度,風很讚賞德國政府的做法,尤其佩服德國前總理——反納粹的勇士——勃蘭特。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第四位總理勃蘭特來到了位於華沙老城內原猶太人聚居區的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站在這片滿目創痍的土地上,作為一個曾經屠殺了600萬猶太人的國家的總理,麵對著周圍眼中飽含憤怒的大屠殺的幸存者們,勃蘭特無言以對,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和負疚感籠罩了全身。於是,勃蘭特默默地屈身,麵色凝重,低垂著頭,雙膝跪倒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這一驚人之舉使得廣場上一片寂靜,在場的許多人潸然淚下。這一夜,許多聯邦德國的公民都徹夜未眠,他們擁在電視機前,收看反複播放的勃蘭特下跪的鏡頭,產生了強烈的集體負罪感。勃蘭特的這一跪成為20世紀世界外交史冊中永恒的定格。勃蘭特的人格是高大的,其舉動贏得了波蘭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廣泛讚揚。1971年勃蘭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
聯邦德國的曆屆國家領導人都敢於正視曆史,直麵本民族所犯下的錯誤。為教育後人,政府將多處納粹集中營遺址辟為紀念館,供世人參觀。在教科書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內容,詔告後人警惕法西斯主義,不能讓德國重犯曆史的錯誤。除了語言道歉和精神懺悔以外,國家還製定相關法律,防止納粹沉渣泛起。在戰爭賠償問題上的態度也相當明確,他們願意為本民族犯下的罪行而承擔後果。他們還積極調查納粹分子,配合猶太人追緝戰爭罪犯。德國政府的態度得到了受到過侵略國家和民族的理解,遭受過大屠殺的猶太人並不恨德國人,他們痛恨的是納粹。
同樣是罪孽深重的日本在二戰以後就沒有產生過像勃蘭特總理那樣有良知,敢於直麵民族錯誤的領導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傷亡3500餘萬軍民,占當時中國總人口的8%。日本侵略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多億美元。日本從中國掠奪鋼鐵3350萬噸,煤5.86億噸,糧食5.4億噸,木材1億立方米,相當於國民黨政府277年的財政收入、26年的工業總產值,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曆次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索要賠款總額的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