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策略探析(3 / 3)

此外,內容提供商出版社和技術服務商既是競爭對手,也應是合作夥伴。他們之間的橫向聯合模式也是數字出版轉型的重要途徑。

3、由內容提供商向服務提供商轉變

2012年4月國內首家數字出版實體店,文軒數字出版體驗店在成都成立,在店裏,消費者可享受最新的閱讀體驗;可打造一本專屬圖書;可在不同智能終端上感受數字時代雲閱讀的魅力。

無論是聖智學習集團還是Springer-

Verlag出版公司或是其他各大國際出版公司,他們在轉型初期都扮演了內容提供商的角色,但隨著轉型的推進,他們將觸角伸向了其他“領域”,比如閱讀器、比如服務提供商。國內出版商在轉型期應具有創新性思維和前瞻性眼光,這樣才能隨著轉型的推進發展得越來越好。文軒數字出版體驗店為國內其他出版社的轉型開闊了思路。

4、提高網絡營銷的影響力和實際效果

隨著互聯網圖書銷售額的不斷增加以及數字出版市場的不斷擴張,很多出版社將網絡營銷作為傳統出版營銷升級的新工具,旨在利用網絡和數據庫推動傳統出版的發展。《全國出版社網站建設調查報告》顯示全國578家出版社中,有78.3%的出版社建有自己的網站;王虎在其《出版社微博狀況使用分析》中指明截至2010年11月8日有89家出版社已開通微博,此外也有不少出版社在網站上發布產品打折促銷的信息。

當前出版社的網絡營銷看似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很多都深陷泥潭,難以實現預期效果。症結在於網站推廣多停留在淺層次的宣傳展示,並沒能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及對客戶關係進行有效管理;另外,推廣網站不夠重視發掘潛在用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它們很少和作者或分銷商建立互動。

要走出營銷泥潭,首先要確定目標市場。出版社應根據自身特點對消費市場進行細分。如少兒社可以將青少年兒童及家長作為目標市場。而在動漫、影視、網遊等數字出版產品的主要市場,出版社可采取自主開發或與其他行業合作的模式介入。

其次搭建良好的網絡營銷平台,如網站、數據庫平台、在線教育平台、電信網平台。另外還要通過適當調整,使這些平台具備基本的信息發布、信息交互、支付交易、物流對接等功能。

最後要突出自己產品特色,利用搜索引擎、微博營銷等推廣方式,以達到短時間內提升網站知名度,提高訪問量的目的。

5、做好製度創新

這裏的製度創新,主要包括2個方麵:一是指人才製度的創新。數字出版跨出版和互聯網多領域,其行業特殊性決定了其人才隊伍必須是一支複合型的高級人才隊伍;還要有合理的人才培訓、使用機製,做到“人盡其用”,將人才的優勢發揮最大;最後還要有科學的人才引進機製,為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二是行業製度和標準的創新,包括統一行業標準、完善版權保護製度、建立產業扶持基金等。□

參考文獻

①張誌強,《2012年中國出版回顧》[J].《編輯之友》,2013(2)

②一財網,《新聞出版總署發布〈2011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

③周利榮,《數字出版產業鏈整合:技術轉化是關鍵》[J].《編輯之友》,2011(3)

④周澍、黃俊堯、毛丹,《國內數字出版產業研究的檢視與反思》[J].《浙江社會科學》,2013(3)

⑤柳斌傑,《中國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在2012北京國際出版論壇上的講話》[R].第1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北京國際出版論壇,2012-08-28

(作者: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