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城市形象宣傳片主要是與著名旅遊景點相結合。此類宣傳片以旅遊景點為載體,傳播自然景色,推廣旅遊景點,擴大旅遊景區的知名度,帶來旅遊經濟效益,是城市宣傳最常見的方式。微電影作為新興的宣傳形式,應淡化旅遊景點,讓城市的內在精神感染觀眾,塑造城市形象。微電影中不宜出現過多的城市旅遊景點,重點應該放在內容情節上,用故事情節而不是景點來表現城市,避免把微電影演化成硬性的廣告。
3、協調微電影藝術與城市形象商業宣傳
微電影是大眾化的藝術形式,擁有著與生俱來的藝術性。因此,微電影必須尊重藝術規律才具有商品價值,電影故事情節離奇曲折、感情真摯,才能打動人心。然而,城市形象宣傳的形式是商業廣告,追求的是商業目的,商業和藝術之間固然存在矛盾。所以,微電影在拍攝過程中既要注重電影的藝術性,也要重視宣傳的商業性,注意協調好兩者的關係。
4、持續性宣傳
一部微電影能夠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卻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建立城市品牌不是一個廣告、一部電影、一次公關活動能解決問題。城市形象微電影宣傳要取得實際的效果,必須保證宣傳的持續性。微電影可以同電視劇、電影一樣拍續集或者係列片,以不同的景點作為故事發生地。並且,還可以改拍成電視劇繼續進行宣傳。在製作方麵,較長的微電影可以借鑒美劇預告片、正片、後期花絮相結合的模式,促使持續性的影響,預告片使受眾產生興趣和期待,同時還可根據觀眾反饋及時調整拍攝,後期花絮可以加固觀眾的記憶。
5、微電影與微博跨界互動宣傳
隨著社交網絡、微博等新媒體的逐漸崛起,跨界互動宣傳正成為一種趨勢。“微文化”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微博具有隨時隨地分享信息、傳播速度快、平民化、互動性強等獨特的優勢,微電影、微博兩大微平台應該實行充分互動。城市形象微電影開拍初期可以在城市官方微博上發布相關拍攝信息,注重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做好前期宣傳。正式播出階段,可以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在微博上開展一係列的活動來配合微電影和城市品牌的宣傳,如:有獎轉發,擴大人際傳播,增加微電影的熱度,同時掀起宣傳高潮。微電影播出後期可以在微博上開展相關調查,收集觀後感,以便了解宣傳的實際效果和製定改進策略。
結語
目前,國內已有十餘省份紛紛選擇以微視頻、微電影的方式來塑造城市形象,推廣旅遊景區風光,從城市旅遊宣傳到城市形象構建,微電影邁出了一大步,它與城市形象宣傳的碰撞必定擦出全新的火花。城市形象微電影已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是未來具有發展前途的傳媒產業之一,各地政府部門需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①孟誌軍,《微電影的傳播學解析》[J].《新聞界》,2011(8)
②周凱、孔陽新照,《電影:城市形象營銷傳播的另類渠道解構》[J].《現代傳播》,2013(3)
③程軒,《電影中的城市營銷現象探析》[D].河北大學,2011
④康初瑩,《“微”傳播時代的微電影營銷模式解讀》[J].《新聞界》,2011(7)
⑤宮廣宇,《建國以來我國城市形象電影營銷分析》[D].山東大學,2012
⑥葉曉濱,《大眾傳媒與城市形象傳播研究》[D].武漢大學,2012
(作者:重慶工商大學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